21 远东之行(上)(3)
作者:
马口铁 更新:2022-04-03 19:36 字数:5370
列维奇同志已经同意了,在今后几年内远东红旗方面军将是重点建设单位,新出厂的飞机和坦克将首先装备给您的小伙子。”
布柳赫尔叹了口气,对于他来说仅仅是这样的承诺还不够好,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不是,而且围绕部队的机械化建设问题,某人跟图哈切夫斯基已经是水火不容了,谁敢说后面会是一方风顺?万一某人跟图哈切夫斯基撕吧起来,新的坦克飞机恐怕是根本走不上生产线。
想到此,布柳赫尔认为他有责任也有义务提醒某人要顾全大局:“安德烈同志,暂时而言,对红军来说最缺的不是高性能的坦克和飞机,完全不是质量问题。而是数量上的绝对缺乏,我们迫切需要坦克、飞机和大炮,哪怕性能不够好,我们也能接受的!”
李晓峰自然明白布柳赫尔的意思,很显然这位功勋卓著的老元帅希望他能让着图哈切夫斯基一点。不过李晓峰却不想谈这个话题,因为这根本不是让与不让就能解决的问题。
他立刻岔开了话题,问道:“您对直升机和真正的运输机有兴趣吗?”
布柳赫尔明显一愣,也第一次感到了某人跟图哈切夫斯基之间的矛盾恐怕是不可调和的,顿时叹气不已。而李晓峰似乎是故意装作没看见布柳赫尔的遗憾,反而是不遗余力地推荐直升机和真正的运输机。
布柳赫尔问道:“直升机是什么?有什么用?”
“这是一种可以垂直起升和垂直降落的新式飞行器,对机场的依赖相当的小,而且还可以悬停在半空,是比炮兵气球更加稳定和好用的观测平台。”
直升机真正的用途自然不止这么一点儿,但是在那个年代,很简陋的早期直升机真心能做到的也就只有这些了。充当稳定的炮兵观测平台,并承担一点儿轻量的侦察任务,这就是直升机的极限了。
不过作为一个真正的军人,当李晓峰向布柳赫尔详细的描述了什么是直升机之后,布柳赫尔产生了相当的兴趣,对于地广人稀条件恶劣的远东来说,一款垂直起升降落的飞行器还是有相当吸引力的,至少比坑爹危险的炮兵观测气球好用不是。
不过布柳赫尔也没有被李晓峰描绘美好前景忽悠,他很想实验性的使用过这种新飞行器之后再做评价。对此李晓峰自然也是能够理解的,很快就致电eo公司,让其抽调一部分状况比较好的俄国山寨版r-4直升机运往远东。
和原版的r-4略有不同,俄国版的r-4要大一些,实际上更接近西科斯基后来的s-51。该机现在的编号是s-11,也就是西科斯基公司第十一种飞行器。当然之前的那十种确实是不成功,几乎每一种都只生产了一架原型机。
s-11旋翼直径15米,空中1.8吨,最大起飞重量2.3吨,使用一台布里斯托尔木星6发动机,也就是苏联的m-22发动机(480马力),最大平飞速度170公里每小时,最大航程450公里。可以携带一名驾驶员和三名乘客。
总而言之,s-11几乎比历史上的r-4大了一倍,飞行性能也提高了很多,至少是能驮四个人了。这对于充当炮兵观测机而言算是及格了。
当然,相对于s-11,布柳赫尔更感兴趣的是某仙人所言的真正的运输机。对于地广人稀基础设施异常落后的远东来说,交通是个大问题。而远东红旗方面军的防区又相当的广阔,延绵上千公里。在如此大的阵线上指挥部队真心是个大问题。
实际上布柳赫尔视察部队就觉得累得慌,得跨好几个时区。反正他是受够了远东的恶劣交通,而且一旦战时敌人袭击了铁路线,那布柳赫尔真心只能抓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