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阴谋(下)(3)
作者:马口铁      更新:2022-04-03 19:37      字数:5386
;而让图哈切夫斯基觉得很可悲也很羞愧的是,他竟然就傻乎乎的上当了,恐怕现在斯 大林和李晓峰正在嘲笑他的无能和愚蠢。

  图哈切夫斯基怒了,他悲愤地大吼了一声:“立刻给我准备飞机,我马上要赶回莫斯科!”

  图哈切夫斯基准备最后一搏了,只能说算是勇气可嘉,可是除了这点儿可笑的勇气之外,他竟然没有一点儿思路和策略,简而言之就是匹夫之勇。而图哈切夫斯基的敌人却是准备充分,已经将他算计得死死的了。

  当图哈切夫斯基还在空中的时候,新的专 案小组已经紧张高效的开始了工作,在极短的时间内,他们就全面推翻了前一任专 案小组的所有结论。

  整个案件被认定为因为革命信仰不够坚定以及军纪松懈而引发的斗殴事件,在这起事件中冲突的双方都必须为此负责,尤其是那些刚刚参加完北方1934演习的陆军军官。因为和那些仅仅拥有准尉军衔的海军学员们相比,他们都是资深军官。作为资深军官他们应该更克制的控制自己的言行,而不是像没有从军校毕业的小年轻一样胡闹。

  客观的说,这个结论是比较公允和符合事实的,至少比前一任专 案小组的结论更接近真相。但是不要以为这是斯 大林和李晓峰在主持正义,有时候更接近真相也是能够杀人于无形的。

  实际上一开始斯 大林也不太喜欢这个“很客观”的结论,认为这个结果不足以搞垮图哈切夫斯基。按照斯 大林的想法,给这一事件的定性应该是有总 参谋部中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引发的阴谋颠覆党对军队领导的****事件。

  斯 大林认为只有****罪才能击垮图哈切夫斯基,为此他还精心准备了相当多证据。比如说证据一显示,冲突是陆军方面蓄意引发了,甚至参与斗殴的陆军军官们都携带有武器装备,这显然是准备造反嘛!比如说证据二:当抵挡不住陆军攻势转身逃跑的海军学员逃回阿芙乐尔号时,尾随而来的陆军军官们企图用“武力占领”十月革命的象征性军舰,这充分说明他们是有组织有企图颠 覆党的领导。

  当然,这些所谓的证据都不值得一提,比如所谓的武器,那不过是参演军官们的随身配枪而已,刚刚抵达列宁格勒一心想着放松的他们忘记锁好自己的配枪了。实际上在冲突爆发期间,没有任何一个陆军军官企图使用自己的配枪,一枪都没有放过。

  至于证据二就更加可笑了,也许陆军军官们确实追击过逃跑的海军学员,但什么企图夺取阿芙乐尔号就是扯淡了,实际上他们也就是追了一小段,都没有抵达阿芙乐尔号停泊的码头。再说阿芙乐尔号哪怕是降级为训练舰,可并没有解除武装,上面的大炮、机枪虽说是教具,可都是能够使用的真家伙。以陆军军官的配枪的那点儿火力谈什么夺舰?

  反正李晓峰是不会在这种可笑结论上签字认可的,因为这个事件不管怎么闹,最后始终要汇报给列宁的。以导师大人的智商,用这种玩意儿糊弄他?那才真心是作死!

  李晓峰很清楚,如果拿这种蹩脚的所谓证据给列宁看,那导师大人绝逼会反过来狠狠地抽他们嘴巴,那时候不光不能扳倒图哈切夫斯基,反而会稳固图哈切夫斯基的位置。

  “正确的做法,是实话实说,事实认定可以有所偏颇,但是不能过份。罪名不要定得太耸人听闻,那样列宁同志根本就不会相信。”

  雾风耶维奇皱起了眉头,虚心问道:“可是这种不痛不痒的罪名怎么能够击垮图哈切夫斯基呢?在我看来连击垮加马尔尼克都够呛!”

  李晓峰笑了笑反问道:“你不懂,列宁同志根本就不会认为军队当中存在什么****集团,这欺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