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飞机的问题(上)(3)
作者:
马口铁 更新:2022-04-03 19:39 字数:5720
�且tskb-20竟然比伊-16还要“灵巧”,在第十七次试飞中就带着试飞员契卡洛夫在起飞中拿了大顶。第二十次试飞中干脆利落的带着试飞员一起撞上了地面,机毁人亡……
那时雅科夫给李晓峰的汇报是:“该机异常灵敏,而且因为重心靠后滚转十分困难,航程更是相当有限……”
当时李晓峰是凉了半截腰,尤其是当他亲眼看到tskb-20的照片时更是满头大汗,因为这个tskb-20太像历史上的基于伊-200项目发展而来的米格-1了,而米格-1存在的问题几乎是跟tskb-20一模一样。
李晓峰立刻就意识到了,让波利卡波夫设计一款战斗机恐怕是个错误,波利卡波夫更适合设计截击机。可是伊-20项目已经展开了,这半截里怎么换人?
就在李晓峰纠结不已的时候,雅科夫带给了他一个好消息,轻型飞机设计局的主任设计师雅科夫列夫设计了一款全金属结构的轻型飞机,这种原计划按照斯 大林的要求参加施耐德杯水上飞机竞赛的飞机,在使用故障频发的am-34发动机时就表现出了不错的速度性。可惜其设计工作因为资金的限制一直断断续续进展缓慢,原本应该参加1933年比赛的飞机到了1934年下半年才完成原型机,自然的也就谈不上参赛了。
原本这架飞机就该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发霉,雅科夫列夫还得继续在轻型飞机设计局窝着长蘑菇。可谁让他碰上了另外一个雅科夫,当时为自己老板解决战斗机问题的他是跑遍了所有的设计局,以便找到一款能用来替补波利卡波夫伊-20项目的飞机,当他看到雅科夫列夫的设计时,立刻是眼前一亮。
这款轻型水上竞速机速度很快(超过了伊-20项目最基本要求450公里每小时),而且是全金属结构(防腐蚀),唯一的缺点就是为了减重导致机体结构比较脆弱。如果想将其改造成一架能在航母上起降的战斗机恐怕得大幅度加强结构!
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精神,李晓峰立刻给雅科夫列夫提供了足够的资金以及他所需要的一切优先权。经过雅科夫列夫紧张的设计,后来被称为雅克-1,当时根本就没有设计编号的新式战斗机诞生了(不是国家项目,自然没有项目编号)。
这种使用12ycrs发动机,采用悬臂式下单翼、起落架可收放的单座战斗机相当的漂亮!其发动机支架为钢管焊接结构,发动机罩为金属结构,后部机身分为两种型号,海上型使用全金属结构,而陆基型号则为上下为胶合板覆盖。座舱盖为三段式有机玻璃结构,中段向后滑移,飞行员座椅有8毫米厚的装甲板保护。全部武器为:炮口位于螺旋桨中心的20毫米机炮和机鼻的两挺7.62毫米机枪。
该机空重2.6吨(海上型号,陆基型号2.45吨),最大起飞重量3.1吨(海上型号,陆基型号2.95吨),其最大速度490千米每小时(海上型号,陆基型号510千米每小时),升限一万米,最大航程650公里。
原型机在1935年4月份开始了试飞,在试飞中该机的操纵性非常不错,比起反应过于灵敏稳定性相当成问题的伊-20,雅科夫列夫的飞机用试飞员的话说:“接受过30小时的初级飞行训练的飞行员就能驾驭它!”
当然,这个后来的雅克-1也不是没有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高空性能不理想,这种战斗机只适合在五千米以下空域活动,而且航程实在是偏小。
不过在1935年,你不能要求太高,一款能最大速度超过五百公里,而且操纵极为舒服的战斗机已经格外的理想了。
而且雅克-1的试飞也比伊-20更加顺畅,几乎没有出过什么重大飞行事故,用试飞员的话说:“只要你自己不做死,傻瓜都能飞好雅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