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突袭(2)
作者:
马口铁 更新:2022-04-03 19:41 字数:5337
; 想到这,列宁又叹了口气,他看错了加里宁。一直以来他都以为这位过于“稳重”的同志没啥大用,但通过这两年的实际表现看,加里宁让他刮目相看。列宁现在才看穿,老好人不过是加里宁保护自己的伪装而已,他就靠着这个把戏不声不响地往上爬,一直爬到了国家权力的顶峰,不得不说这位比斯 大林还能装,不给发个奥斯卡小金人都可惜了。
不过此时列宁就算后悔也来不及了,木已成舟,格局既然已经形成了,想要轻易地打破它恐怕风险颇大,而且如今他已经退下去了,没必要再趟这摊浑水。况且于情于理他也对得住托洛茨基了,至于托洛茨基的结局,那得看他自己的造化了。比如这一次,就是他最后一次帮托洛茨基擦屁股。
“明天,不,今天下午就返回索契。”
想通了这些之后,莫斯科列宁是一分钟也呆不下去了,跟索契相比,这里的空气都弥漫着一股子政治的腐臭,以前他还不觉得,但是在索契生活了两年之后,现在是再也无法忍受了。
列宁匆匆地来了,又匆匆地走了,很是让一批野心勃勃的家伙感到失望,不过他们也不用失望太久,为什么?因为他们很快就会绝望!想要投机就必然要付出代价,不管是托洛茨基还是斯 大林或者是斯维尔德洛夫都不喜欢这些三心二意的家伙。
很快一股小规模(相对而言)的清洗风潮就横扫了苏联官场,那一批三心二意的家伙被毫不留情的撸掉了官帽子或者赶到二线去养老。
而在这一段时间,国际社会上也是暗流涌动,苏联之前的报复行动掀起了一股子滔天的浪潮,在英法的默许和德意的积极运作下,国联通过了针对苏联的谴责提案,号召国联所有的成员在政治和经济上抵制苏联,将这个世界“毒瘤”隔离出去。
欧洲自然有一大票国家是群起响应,纷纷中断了同苏联的政治和经济联系,试图用这种压力迫使苏联就范。不过这种程度的压力对苏联影响不大,之前说过了,该引进的技术苏联已经引进得差不多了,而且苏联的产品很难进入这些国家的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说苏联的经济圈子是相对封闭的,关上门玩自给自足问题不是太大,更何况美国人并没有关上门。
如此一来,这样的惩罚和制裁对苏联来说就是挠痒痒,反而是那些之前向苏联出售工业产品的欧洲国家,比如瑞典、比如捷克斯洛伐克、比如法国,显得比较难过。国际市场本来就不景气,还将苏联人隔离在外,这不是让他们更加难受了!
所以,这个制裁措施仅仅实施了半年就不了了之了,法国人带着捷克斯洛伐克带头违反国联的决议,重新恢复了同苏联的经济交往。这让英国人大骂法国没节操之余也没有太多办法,原因很简单,因为之前的那个决议实际上也就是个口头承诺书,压根就没有违反了协议怎么惩罚的内容。
而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将这个口子一打开,其他的瑞典、丹麦一看也忍不住了,干脆也就装作没看见那张擦屁股纸——赚钱第一啊!
也就是说进入1937年10月份,苏联击沉莱比锡号的恶劣影响就被消化得差不多了,除了德国人和意大利人抓着这个事情继续做文章,一哭二闹三上吊之外,包括英国在内,对此都没有太大的兴趣了。
英国人为啥也没兴趣呢?原因十分简单,谁让德国人和意大利人的反应不如他们预料中的那么强硬呢?
按照英国人的想法,德国人这回肯定要爆发的,绝对要跟苏联死磕到底,可是谁想到结果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小胡子在电台里倒是不断地放狠话,一副要把苏联生撕了的做派,可实际上呢?实际上德国人没啥大举措,除了宣布正式跟苏联断绝外交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