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尘埃落定(下)(3)
作者:马口铁      更新:2022-04-03 19:44      字数:5426
�飞机还要强烈的搞法,叫不讲究。当然这种不讲究的人不是没有,最近的是钢铁,此时和历史上的结局大家都看到了,再近一点的是本朝太祖,最后给了个三七开,但路线基本上被否定。

  这充分说明,搞政治别乱较劲,该前进的时候大踏步前进,该迂回的时候麻溜的压低身形,而到了该后退的时候千万别逞强,人类的身子骨经不住历史大势几次碾压的。

  经过李晓峰的一番解释,雅科夫和雾风耶维奇虽然并不完全理解不斩草除根的做法,但至少能接受了。而这一点就是俄国政治家的缺点,他们更倾向于用简单直接的手段去解决问题,而这些粗暴的做法,说实话,效果可能当时或者一时可以,但是长久这么弄,迟早要出大事的!

  君不见从沙俄崩盘开始,俄国就开始解体,幸亏中间出了列宁、斯 大林一干强人,吊住了命还逆袭了一把,可是毫无改进的北极熊很快还是倒了下去,几乎是五马分尸。在那之后,在叶利钦的作死政策之下,其实俄国还很可能面临新一轮的解体,好在普京打赢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又一次咬牙撑住了。

  当然,这跟本书没有关系,回到故事本身。三巨头变成了双套车,列宁派和托派将这场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分出最后的胜负。第一轮,托洛茨基攻,斯维尔德洛夫守。交锋的时间和地点是9月4日上午的中 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在会议上托洛茨基做了长时间的发言,他全面的批判了斯 大林的路线,用最猛烈地火力将斯 大林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从他来势汹汹的状况看,似乎没有一点儿给面子和留情的意思。

  难道托洛茨基违反了他同列宁之间的默契?

  不是的,托洛茨基既然已经答应了列宁,就不会反悔。他现在做的不算违背同列宁的默契。斯 大林及其核心党羽必须被清算!这一点没有任何条件可讲,哪怕是斯维尔德洛夫也不会反对。

  只不过托洛茨基希望打击的面能广一点,毕竟扫落的人越多,空出的位置也就越多,哪怕他不能抢到全部,但每多抢一个都是赚的。

  同样的,斯维尔德洛夫要做的就是如何控制好这个打击的广度,哪些人是必须滚蛋的,而哪些人是可以留下的,这都需要他去做工作。

  这就是一场拔河,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为了每一个中 央委员会的席位殊死力战,直到三天后才得出一个结论。托派和列宁派的实力对比,从之前的3.5比6.5,变成了现在的4.3比5.7。这一战下来托派的势力暴增了8个百分点,也是1918年之后托派和列宁派实力最接近的时候。

  似乎斯维尔德洛夫遭遇了惨败,被老托打得溃不成军,但事实不是如此,斯维尔德洛夫在如此仓促和匆忙的整合之下,依然能保持列宁派对托派的优势,虽然这个优势跟以前相比弱了不少,但优势就是优势。

  而且请注意,这一次的调整不过是临时的,在1940年3月,还将面临一次新的调整,还有接近半年的时间留给斯维尔德洛夫整合,在未来最起码维持现状是能够做到的。

  不光是在中 央委员会,在政 治局,斯维尔德洛夫也惊险地维持了一定的优势。因为斯 大林和加里宁以被迫“退休疗养”,再加上奥尔忠尼启则自杀,政 治局必须要补充新鲜血液了。

  这一次,斯 大林和加里宁留下的空缺分别被拉狄克和李晓峰填充,顺带着让卢那察尔斯基也进入政 治局成为候补委员。其中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算是三比三平局。一般来说,决定政 治局走向的就要看代表列宁的伏龙芝和一贯中立的捷尔任斯基了。

  当然,谁都能看出,这一次伏龙芝恐怕不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