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调整(2)
作者:
马口铁 更新:2022-04-03 19:45 字数:5358
夹起尾巴做人。
在红军军 政大学,朱可夫倒是不孤单,老上级铁木辛哥也在这脱产学习,老哥俩见面之后是别有一番唏嘘。当然,他们算是走运的,有些人连学习的机会都没有。比如说库利克,这位曾经的察里津炮王被认为是斯 大林反党集团的核心成员,直接参与了刺杀列宁的阴谋,经过秘密审判,被判处死刑。
说实话,在1939年的末尾,不光是明斯克军区发生了大动荡,同样发生动荡的还有中 央军 委。斯 大林的惨败也导致了军 委的权力结构重组。伏龙芝依然是军 委主席,斯维尔德洛夫是副主席,原本按照托洛茨基的想法,作为国防人民委员的图哈切夫斯基也得是副主席。不过这个提议遭到了小斯的强烈抵制,最后不了了之。
根据这一轮调整,中 央军 委的成员被从法律上确定了下来:军 委主席、副主席,国防人民委员及副委员,以及四总部的正副领导和总 参谋部下属的三个作战部部长。
说实话,结果出来的时候,老托真心是无语了,原本他是想尽量多往军 委塞人的,以为除了图哈切夫斯基和他之外,怎么地也得再多占一两个名额。结果呢?确实多占了两个名额,总 装备部副部长哈列普斯基和陆军作战部长亚基尔当选了军 委委员。可是最关键的,他本人被一脚踢出了军 委。
作为人民委员会主席和党的总 书 记,托洛茨基在军队中没有其他职务,自然的出局了,仅仅获得了一个军 委候补委员的蛋疼资格,同样获得这一资格的还有苏维埃主席鲁祖塔克以及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候补委员仅仅只有发言资格,但是没有表决权利)。反正托洛茨基觉得自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过谁让这是集体的决议,他想反对都不行!
按照军 委的新章程,军 委每个月将至少召开三次全体会议,由军 委主席主持,讨论红军的最机要事务。不过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也可以增开临时会议。会议上通过的决议即作为中 央军 事委员会令,通过国防人民委员令和总 参谋部训令的形式发表执行。
其中,红军总 参谋部是国防人民委员会首席代表,除了管辖红军的作战、训练以及教育部门之外,还将负责红军的战略和作战计划的具体策划工作。
为了更好的统筹、动员以及提高后勤工作的效率,红军的军区重新进行了统一划分,将原本的16个军区和两个方面军(波罗的海方面军和远东红旗方面军)替换为五个大军区。这个五个大军区分别是:莫斯科中央军区、克里米亚—高加索军区、中亚军区、远东军区和西伯利亚军区。
这一改革重新梳理了红军的指挥体系,指挥体系调整为:军 委—大军区—方面军—集团军—军。其中原本的16个军区直接转化为16个方面军。比如前面提到的沙波什尼科夫,上任之初还是明斯克军区司令,改革之后就是白俄罗斯方面军司令员。
这一调整意味着红军从和平状态向战争状态的转变,其中新的大军区更像是某个战略方向的司令部,拥有统一指挥军区内部一切兵种的权力,避免海陆空三军之间的扯皮倒灶的破事,意味着红军向合成化部队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当然,这种改造中也不光是好消息,坏消息也有一堆。首当其冲的就是装备问题。哪怕经过李晓峰的努力,苏联的工业化进程比历史上快,工业能力也比历史上强,大量的新式武器装备也提前进入红军服役。但是必须要看到苏联的工业基础还是薄弱的,爆发式的快增产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是装备的质量相当的不稳定,技术力量雄厚的老厂生产出的产品跟1929年之后新建的新厂生产出的产品截然不同。相当一部分新厂工人和技师技术水平差,经验又不足。比如车里雅宾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