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巴巴罗萨(5)(2)
作者:马口铁      更新:2022-04-03 19:46      字数:5556
将这笔账翻出来,到时候可以名正言顺的收拾土耳其。而现在这么搞,憋闷不说,未来就算要敲打土耳其,还得重新造声势,这多费劲啊!

  这大概就是李晓峰和托洛茨基以及斯维尔德洛夫的最大的不同,那两位还是太正人君子了,不像某人这么腹黑,最重要的是他们真心是想搞世界大革命,而某人却是一门心思的搞扩张。

  所以别看卫国战争爆发之前,斯维尔德洛夫和托洛茨基吵得天昏地暗,但是战争一旦爆发,这两位就摒弃前嫌同心协力的对准了德国,反倒是让李晓峰这个异类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不过战争并不是说同心协力就可以无往而不利的,斯维尔德洛夫和托洛茨基都支持图哈切夫斯基的以革命的进攻打败敌人的反革命进攻的针锋相对的战法,按照他们的要求乌克兰方面军重拳出击,一举冲到了华沙城下,似乎光复东波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是危机却立刻就爆发了。

  先是前面说过的基辅和敖德萨危局,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在附庸国的配合下长驱直入,严重地威胁了基辅通向东波兰的补给线路,随着他们离基辅越来越近,乌克兰方面军的后勤问题也一天比一天严重。几十个师的兵力,尤其是千余辆坦克和十几万辆汽车每一天消耗的油料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机械化部队威武归威武,但也是不折不扣的吞金巨兽。

  尤其是像图哈切夫斯基这么全线出击大胆突破,对后勤的压力更是惊人。反正离华沙越近,红军的补给就越困难。更要命的是,图哈切夫斯基本人的特点又有点忽视后勤,只顾着大纵深作战去搞突破,这么一来红军的补给就是雪上加霜。

  就拿罗科索夫斯基的第9机械化军来说,抵达华沙外围之后,燃油基本就归零了,如果不是罗科索夫斯基之前就注意过这个问题,让部队尽量节省燃油,并想尽办法从东波兰民间和德军那里搞油料,那他的部队估计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哪怕就是罗科索夫斯基挖空心思的去搞油料,第9机械化军的情况依然不乐观,为什么,作为机械化建设的重点部队,该军的新式坦克数量很多,而不管是t-34还是t-35这尼玛都是烧柴油的,而民间和德军那边的柴油保有量是相当有限的。以至于罗科索夫斯基只能让装备t-34和t-35的部队先原地休整,让bt系列汽油车暂时去打前锋。

  客观上说,bt系列面对德国三号和四号坦克时是没有优势的,红军的机械化部队重点建设方向是t-34和t-35,最优秀的车组是优先换装了这两种坦克。至于老旧的bt系列,那是给新手攒经验的。

  而德国装甲兵经过波兰、法国战役的锤炼,等级纷纷比较高,至少经验丰富,遇上了更先进的t-34和t-35不是对手,但是完全可以吊打既没有经验而技术又处于下风的bt系列坦克手了。

  于是乎在华沙外围爆发的装甲战中,之前顺风顺风可以赶羊一样虐德国坦克的苏联坦克兵郁闷了,被对手一通吊打毫无还手之力,如果不是危机时刻有t-34和t-35解围,红军恐怕会被逆推。

  这从总 装备部的相关报告中也能看出端倪,乌博列维奇直接给军 委下了一个结论:必须立刻停产bt-7,这种坦克在战场上的价值相当有限,建议尽快让bt-7的生产线转产t-34。另外,应该加快t-26和bt-3、bt-5坦克在西线红军中退役的速度,它们已经不适合参加战斗了,建议将相关底盘利用起来改造为火炮牵引车辆或者是突击炮,要么就是将这些坦克送往远东,打日本人还是可以的。

  当然,乌博列维奇重点评价了t-54重型坦克,认为t-54完全就不是一种重型坦克,而是一种全能坦克。认为该坦克在装甲、机动上相当的成功,如果能装备一款更加合适的大口径加农炮,该种坦克完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