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调整(3)
作者:马口铁      更新:2022-04-03 19:48      字数:5407
/>   德军立刻进行了一轮的调整,鉴于红军快速收缩,并且在明斯克一线构筑了比较稳固的防线,从白俄罗斯快速突破已经不可能实现。为了尽快的拿下莫斯科和消灭布尔什维克,按照小胡子的命令,古德里安的第二坦克集群将沿着铁路线向东开进,直取基辅北面的莫济里和戈梅利,从北部切断白俄罗斯方面军和乌克兰方面军之间的联系。配合南方集团军群主力攻克基辅。至于德军的第三坦克集群,则负责攻打明斯克。

  越过了布列斯特的阻拦之后,古德里安的第二坦克集群快速向东进发,一路上基本没有遭受太大的阻碍。到9月25日,已经抵达了莫济里外围,此时负责守备这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的是罗科索夫斯基的第6集团军,在前一阶段的战斗中,罗科索夫斯基因为成功的整合部队配合第16集团军完成了布列斯特阻击战而得到了提拔。

  此时的第6集团军可是相当有意思,含有两个机械化军(一般一个集团军只配有一个机械化军),即第9机械化军(罗科索夫斯基的老部队)以及原本就属于第6集团军的第4机械化军。其实如果细细的划分,第6集团军实际上拥有三个机械化军,即损失惨重的原第8机械化军。

  此时,这个第八机械化军其实已经只存在于纸面上了,残余的那点人员和装备都被补充到了第9机械化军,按照军 委的补充(或者说重建)计划,该军还有得等。

  除开第4、第9机械化军之外,第6集团军还拥有两个被打得半残的步兵军,即第6步兵军和第36步兵军。在之前的战斗中,这两个军遭受了比较大的损失,正处于整补当中。

  摆在罗科索夫斯基面前的应该说是个烂摊子,他的部队损失比较严重,虽然经过了一定的补充,但是装备的缺口还是比较大的,比如两个机械化军,正常状态下,这两个机械化军应该拥有超过两千辆坦克,而现在,这两个机械化军的坦克加一块都没超过500辆,其中有接近一多半都是从仓库里临时找出来的即将报废t-26和bt-3,t-34和t-35加一块都不到一百辆。

  更糟糕的是,罗科索夫斯基还没有时间,卢金虽然为部队后撤争取了不少时间,但是部队的重编和补充已经将这些宝贵的时间消耗得七七八八。而莫济里的防御配置实在是没有时间去搞,截止到古德里安抵达的那一天,第6集团军才匆忙的拼凑出了两条不算完整的防线。

  防线的主体位于卡林科维奇(该市位于莫济里的北面,同莫济里隔着普里皮亚季河,从布列斯特来的铁路线通过该市进入俄罗斯)。莫济里方面罗科索夫斯基只放了少数部队牵制德军。当然提前剧透一下,罗科索夫斯基会为这种兵力配置后悔的,他没有想到,导致他又一次被古德里安击败的重要原因就是莫济里。

  废话少说,还是先看看战斗情况,从9月26日开始,第二坦克集群的先头部队就陆续开始发起试探性的攻击,围绕卡林科维奇外围阵地,双方进行了一番交火。

  也算是互有胜负,三号坦克虽然不是t-34和t-35的对手,但是欺负t-26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尤其是第6集团军装备的这一批t-26属于比较老旧的版本,车况很差,而且最要命的是这一批t-26普遍没有装备电台,让习惯了通过电台指挥战斗的红军指挥官们很不适应。

  “不要做主动出击了,我们的坦克比敌人差,还缺乏通信能力,主动出击恐怕是死路一条。”罗科索夫斯基很无奈地说道,“将t-26当做移动炮台和火力点,将它们当成防线上的支点使用吧!”

  这也是没办法,谁让t-26不给力呢?战士们是非常好的贯彻了罗科索夫斯基的指示,基本上杜绝了无谓的主动出击,甚至一些部队做得更绝,将一部分几乎在报废边缘的t-26挖坑掩埋起来,仅仅留下炮塔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