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 冲向城市(2)
作者:
马口铁 更新:2022-04-03 19:59 字数:5321
��介入,仅仅有两个外蒙古骑兵师提供支援之后,这种忧虑就更加重了。
虽然经过了大半年的重新武装和训练,相当一部分土八 路有了质的改变,但是部队的战斗力能不能承担正面战斗,这没有人能打包票。再考虑到敌人很强大,而且又是盘踞在铁路线上,这种作战难度就更大了。
因为一旦不能快速分割和歼灭敌人,敌人的增援部队将通过铁路快速抵达战场,那时究竟谁胜谁负就真不好说了。
在拟定作战计划的时候,贺 帅呈交给中 央的计划中是如此描述的:“在战役初期,破袭战依然是重点。瘫痪铁路交通,将敌人孤立在铁路沿线的堡垒之中对战役的成败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瘫痪和迟滞敌人之后,留下部分精干力量充当阻击力量,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和火力一举攻占集宁……”
这个计划可行吗?应该说还是比较符合八 路军实际情况的,从两次百 团 大 战开始,八 路军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了破袭战的技巧,可以比较熟练的暂时瘫痪日寇的交通。将敌寇利用交通线路快速增援的优势打掉之后,后面的阻击作战和围歼作战也就相对容易了。
但是库利科夫却不太喜欢这一套战术,他提出了另一套建议:“不要进行破袭作战,仅留下精干力量进行阻击,优势兵力直接投入对集宁的攻击。”
外国顾问和本土元帅的意见有了较大的分歧,这下就难办了,究竟该听谁的呢?土 共中 央决定先听听双方的理由。
贺 帅的理由很简单,他认为不进行破袭战就无法瘫痪日寇的交通线,就无法阻止敌人快速增援,那时候阻击部队将承受很大的压力。一旦阻击不力,将给进攻集宁的主力带来很大的麻烦和困难。
这话确实有道理,但是库利科夫那边也不是无理取闹。他的理由是:从1940年开始,八 路军已经进行了两次百 团 大 战,每一次都是围绕交通线路做文章,这样的战法日寇已经比较熟悉了,恐怕早就做好了有针对性的布置。一旦再次进行破袭战,日寇就会很快警觉,并立刻进行增援。到时候破袭战还没有结束,部队就会遭到敌人增援部队的袭击,这时候阻击作战反而不好打。
库利科夫认为,这等于是打草惊蛇,还不如直接干脆利落的动手,一上来就打集宁的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用最快的速度将其歼灭。这样哪怕是敌人的增援部队通过铁路来了,阻击部队也不需要顶太久。一旦进攻集宁的主力完成任务,还可以反过头来狠狠地教训一下敌人的增援部队。
应该说,贺 帅和库利科夫的话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同时也都是有问题的。进行大规模破袭作战,确实容易打草惊蛇,但是不进行破袭作战,敌人援兵来得快,阻击部队压力大,而且谁也无法保证进攻集宁的主力就会一帆风顺,一旦两头都不顺利,那后果将十分惨重。
所以土 共中 央军 委的答复是:“大规模破袭作战不可取,但延缓和迟滞敌人增援部队的行进速度也具有现实意义。是否在集宁至大同段和集宁至包头段进行小规模破袭作战,不投入主力,仅以小股部队或者地方部队承担这一任务是否可行?”
库利科夫和贺 帅进行一番讨论之后,同意了军 委的建议,在9月20日深夜,部分工兵部队配合地方武工队进行了一次干脆、快速和果断的小规模破袭战。摧毁了部分铁路中断了敌人的交通。而就在他们行动的同时,八 路军120师主力在外蒙古骑兵部队所属的炮兵支援下,开始了第一次攻坚行动!
李二狗是一名皇协军,也就是所谓的二狗子。当然,李二狗一开始并不是二狗子,最开始他是阎锡山的队伍,不过在阎老西被鬼子打得屁股尿流之后。他们这些散兵游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