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 暗流(2)
作者:
马口铁 更新:2022-04-03 20:01 字数:5320
致命的影响。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敖德萨的守军站了出来,发动了一轮轮反击,用猛烈地反击将当面的罗马尼亚人留了下来。在一周的时间里,罗马尼亚人动弹不得,而正是这一个星期,让他们永远也赶不上库尔斯克战役了。
当时托洛茨基如此说道:“不得不说,在战略方针上安德烈.彼得洛维奇同志看得比我们长远。在大部分人都主张放弃敖德萨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主张继续坚持,认为坚守敖德萨具有战略意义,可以牵制大量的敌军。而在库尔斯克战役的末期,这种坚持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敖德萨反击战,将有十万以上的罗马尼亚军队涌入库尔斯克,而那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李晓峰的先见之明又一次发挥了作用,而敖德萨的重要性也被军.委和政.治局普遍认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虽然战役的重点依然在白俄罗斯,但是军.委并没有因此忽视敖德萨,在兵力很紧张的情况下,依然在增强敖德萨的防御力量。
截止到1942年11月,敖德萨守军的兵力第一次接近了包围他们的敌人。而此时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要不要进行一次反击,赶跑敌人。
对于这个问题,哪怕是一直支持敖德萨的李晓峰都表现得十分慎重。因为布良斯克和基辅那边的形势十分紧张,尤其是基辅,这座刚刚被收复不久的城市又一次被敌人大兵压境,军.委更倾向于先解决基辅的问题。
可能有同志要说了,基辅和敖德萨相隔千里,完全不相干么。话不是这么说的,全局是一盘棋,红军的总兵力是有限的,又要在布良斯克打歼灭战,又要为基辅解围,还要在敖德萨进行反击。这么全线铺开,兵力实在捉襟见肘。要知道敖德萨的守军仅仅是兵力接近敌人而已,这并不是说他们就比敌人强了。哪怕是罗马尼亚人的战斗力要打八折,被围困了一年多的敖德萨守军又能强到哪去呢?
更何况这还不仅仅是兵力的问题,还关系到后勤。同时满足三个战场的攻势作战,苏联真心是管不过来。尤其是敖德萨这种被包围只能靠海路提供补给的地区,进攻作战的准备就更加复杂和麻烦。
所以一番严肃地讨论之后,敖德萨的反击和解围行动被延后了。根据军.委的估算,初步估计在1943年4月份左右,红军才能做好解围和反击工作的准备。在此之前,战场上的兵力以及后勤补给将优先向布良斯克和基辅倾斜,尤其是布良斯克,这里才是军.委关心的重点。
不过接下来要说的并不是布良斯克战役的故事,那里只要乌博列维奇和罗科索夫斯基等人不脑残,问题不大。战场上最大的变局来自于基辅。
之前曾经说过,希特勒为了掩护红胡子行动,特别授意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在两个次要方向发起佯攻。一个明斯克,而另一个是基辅。希特勒准备利用这两座城市的特殊地位分散红军的注意力,将红军的主力调动到错误的方向去。
问题是,现在总.参谋长是乌博列维奇,而负责情报工作的又是李晓峰,怎么可能会被希特勒的这点小伎俩所欺骗。所以小胡子的如意算盘落空了,红军正确地判断出了德军的主攻方向,并迅速地集中重兵针锋相对的进行打击。
这样一来,明斯克和基辅的佯动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尤其是明斯克,那边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本来就比较强,哪怕是抽调了部分集团军去参与布良斯克战役,在明斯克挡住德军本来就不算犀利的佯攻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德国人又一次在明斯克碰了壁,灰溜溜地退了回去。不过在基辅方向,德国人却取得了意外的收获。按照希特勒的安排,负责佯攻基辅的部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曼施坦因的第11集团军,另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