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在一战前就被灭了一次,那一次的失败太惨重了,以至于让俄国人很不自信,总觉得自己是落后的一方,所以也愿意盲目跟风。
再加上某仙人的横空出世,将海军内部搅和成了一锅粥,让各种新思潮极端泛滥,从某种意义上加重了俄国人的这种不自信心理。所以在海军建设问题上盲人摸象也就很正常了。
不过进入卫国战争之后,红海军的混乱竟然有了极大的好转,似乎红海军开始找到了目标。首先“清醒”过来的是搞空潜快的那批人,之前他们一直认为空潜快等同于防御,而防御永远是被动挨打的,尤其是用空潜快对付英美这种大海军时,将没有任何优势。
这是他们的最开始的想法,但是随着二战的爆发,尤其是德国人再一次祭出了无限制潜艇战这个大杀器之后,空潜快的支持者一下子就沸腾了。堂堂世界第一的皇家海军竟然被一群潜艇逼得差点生活不能自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空潜快并不仅仅是防御性质的,完全可以用于攻击嘛!
用潜艇御敌于国门之外,这个设想似乎已经被德国人证实了!所以空潜快的支持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然德国人用少量的潜艇就能做这么大的事儿。那没道理比德国水下部队强大得多的红海军潜艇部队也做不到哈!
从1939年到1941年,空潜快这一波人是空前的活跃,不断地叫嚣着修改红海军的战术理论,明确潜艇的核心地位,要求向德国海军学习,利用潜艇进行海上破交作战,彻底地摧毁对资本主义世界极其重要的海上生命线。
众所周知,李晓峰是航母派,他对发展潜艇没有意见,但是潜艇这个配角出来抢戏抢主角地位那他就不能同意了。所以在那两年他是竭力地镇压空潜快的喧嚣,在他的支持下,航母派也终于找到了作战目标。
航母派认为,潜艇用来破交确实有非凡的作用,但是破交只能对英国这种资源高度依赖殖民地的岛国有重大作用。碰上了美国管用吗?恐怕是不管用的,他们认为德国潜艇部队取得的战果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尤其认为潜艇部队并不能够有效的摧毁敌人的主力舰队,而不摧毁敌人的主力舰队自然也就谈不上完全解除了敌人的威胁。
所以航母派认为,在未来红海军应该利用潜艇进行破交作战,不过潜艇的任务是削弱敌人的实力,为较为弱小的红海军水面舰艇编队同敌人主力最后决战创造良好条件。
说白了,航母派认为潜艇就是一种骚扰手段,削弱敌人之后,再由他们出场解决问题。
应该说航母派的这种理论确实谈不上先进,因为红海军的主导思想依然不是控制海洋,而仅仅是避免海洋被敌人控制。也就是说红海军对制海权依然没有太大的兴趣,依然仅仅是一个破坏者。
实话实说,这很落后。毕竟海洋占地球面积的四分之三,海洋里才有人类的未来。而红海军却对海洋没有一丝一毫的兴趣,仅仅乐于当一个破坏者,真心是没啥追求。
当然,对落后的红海军也不能要求太高,谁让苏联的国土太广袤资源太丰富了,这让北极熊仅仅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感兴趣也就很正常了。
而且从进步的角度说,红海军航母派从最开始的纯粹的防御性质海军建设思想转入进攻和破坏,这也算是有进步了。一口气吃不成胖子,得一步步来不是?
并且,红海军航母派的这一套理论很取巧,不像之前的战列舰派和空潜快派那么排他,不是那么非此即彼。航母派承认了潜艇的重要意义,也不排斥发展潜艇,这就没有那么强的对立性。哪怕是空潜快最如日中天的时段,也不敢说一棍子给航母派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