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历史的教训(1)(2)
作者:
马口铁 更新:2022-04-03 20:06 字数:5518
�公元前1050年左右的埃比尼泽战役中,犹太人被非利士人打得丢盔卸甲,几乎是到了亡国灭种的程度(犹太人经常碰到类似的情况,这真心是和神选之民挨不上边,上帝似乎每次都不站在他们那边)。连示罗的圣所都被摧毁,代表着耶和华的神圣约柜都被抢走了。犹太人不得不逃离耶路撒冷地区,躲进山里避风头。
在这种极端危险的情况下,犹太人有了一种觉悟,似乎要选一个真正的带头人来带领他们渡过难关了。那么这个带头人是谁呢?按照《圣经》的说法,老先知撒母耳(实际上是犹太人的大祭司,也就是精神领袖,请注意,这一点十分重要!)选择了一个十分能打的勇士扫罗。
用先知本人的说法,这是上帝的旨意,是上帝让他为扫罗施膏油礼(这个仪式一直保留在现在,基督国家国王登基的时候都要搞这一套)。事实证明,这一次上帝他老人家是比较给力的,扫罗确实很强,带领以色列打败了非利士人、摩押人和以东人,确保了犹太民族得以继续存在。
按道理说,扫罗就是以色列人的救世主,是犹太民族的大救星,应该像所有的开国君主一样建立一个王朝。不说流芳百世,但总能显赫一时。但是我们能看到的是什么,扫罗很快就跌下了神坛,被上帝抛弃了。
按照《圣经》的说法,扫罗不适合当国王,因为“出自上帝之手的恶灵在折磨着他”。作为唯物主义者,李晓峰不可能完全相信《圣经》的瞎掰,因为这个事儿从逻辑上就说不通。撒母耳为扫罗施膏油礼时,说扫罗是上帝选中的。怎么一眨眼,这位上帝的选民就被上帝一手制造的恶灵折磨惨了。而且用犹太祭祀们的说法,上帝抛弃了扫罗,还说扫罗有精神病,不适合当国王。
祭司们的说法,不由得让李晓峰想到了后世****有名的被精神病事件——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能决定其他人的精神状况,说你是精神病那你不是也是!
那么,当年犹太族群的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呢?祭祀们牢牢把控了这一权力。作为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他们的话语权恐怕是要超出世俗国王的。他们才是以色列王国的真正主人!
不妨恶意的猜想一下,当年撒母耳选择扫罗,恐怕不是什么上帝的旨意。而是当时的以色列只有扫罗能打仗,能带领犹太人走出危局。这一点是祭祀们根本做不到的。在极端危难的情况下,撒母耳和扫罗进行了合作或者说交易,撒母耳用祭祀的身份确定扫罗国王的身份,而扫罗则在尊重祭祀神灵代言人地位的前提下,带领犹太人走出困局。
但是,正所谓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富贵,当扫罗基本搞定了非利士人,确保了犹太民族的安全之后,权力斗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不管是谁先动的手,可能是扫罗,也很有可能是撒母耳。扫罗恐怕不喜欢那些所谓的天父代言人,想要大权独揽;也可能是撒母耳觉得一个犹太国王威胁祭祀的地位。反正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情历史上太常见了,也更符合历史常理。
反正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两人斗起来了,祭祀们用神灵代言人的身份编造种种谣言诋毁扫罗,玩命的黑他。而扫罗也不是省油的灯,准备抢夺祭祀们特有的权力——上帝代言人的身份。
这种斗争恐怕是相当尖锐的,而且根本就不可调和。到最后,双方谁也无法忍受对方了,而矛盾爆发的焦点很有可能就是大卫。这个年轻人很可能同扫罗一样英雄善战,从圣经中“扫罗杀人数以千计,大卫杀人数以万计”(极可能是吹牛逼,这种事儿犹太人没少干)看,大卫应该在以色列军队中表现得十分优异。
而正是大卫优异的表现,让祭祀们看到了一种可能,当年选择扫罗,是因为扫罗能打仗,为了救亡图存只能让扫罗当国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