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 转进千里(2)
作者:
马口铁 更新:2022-04-03 20:10 字数:5301
�后面的历史教科书上给刮军留了面子,说什么虽然损失惨重但还是没能完全让鬼子达成目的。但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咱们得心里头有数,春秋笔法不能遮掩一辈子,输了就是输了。嘴上不承认,但是糊弄不了老外不是。
看看1944年以后,美国对华夏的态度,那是有了一个较大的转折,后面一系列关系国际利益的问题上,为什么华夏都吃了亏,无非是人家认为你不行,不值得拿那份收益而已。
对于李晓峰来说,不管华夏那个烂摊子,任由老蒋和刮军丢人现眼是可以的,反正他又不是老蒋背后的支持者。但是让他纠结的是,老蒋丢的不是他自己的人,而是丢了整个华夏的人,影响了华夏全盘的国家利益,在这个问题上他就真心不能坐视不理了。
所以从进入1944年开始,哪怕是对德战场的压力山大,李晓峰还是尽量抽调物资支援给****,更好的武装****,为的就是应付1944年的这个坎。
刮军是指望不上的,老蒋和他的心腹们是一心坐等胜利好打内战,哪怕是重庆丢了,他恐怕是大不了跑到成都去,成都若是还丢了他就去西安。真心是不会出一点力,能指望上的也就是****那边了。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的武装有了长足的进步,正儿八经的步兵师(苏联不满编轻步兵师标准)能凑出近60个,虽然这些正规部队在武器装备上面对日军时没有什么优势,但也不是一边倒的居于下风,鬼子还指望什么一个联队吊打华夏一个师或者一个军就真心是神话了。
当然,有了好的武器装备是一方面,愿不愿打就是另一方面了,毕竟那边刮军是居心不良********的放水等着打内战,如果****消耗了太多的实力,未来可能不妙,完全也可以摆烂。
但是让苏联******很高兴的是,****那边一点摆烂的意思都没有,相反,他们是摩拳擦掌积极地准备打一仗,最好还打个大仗!
托洛茨基就说:“还是只有我们自己的同志才靠得住!”
而****方面的良好态度也让托洛茨基再次生出了前往延安同****高层会谈的想法,他越来越意识到,在未来****的作用无可代替,认为华夏未来的革命将大有作为。
他情不自禁的要想,如果****能够夺取华夏革命的胜利,那么苏联在远东地区将有了一个强有力的小兄弟,当苏共和****携手共进的时候,必然能再次掀起一个革命高潮。而这个革命高潮将比他已经经历过的一战之后的那个高潮要猛烈要有力得多,不说彻底的摧毁帝国主义的国际秩序,也必然能给这个暮气沉沉的世界打开一扇透亮的大门。
甚至,托洛茨基情不自禁的要想,一个国土面积足以排进世界前三、人口占据世界第一的国家接受共产主义之后能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如果苏联和华夏能够携手并进,一个致力于西方一个致力于东方,取长补短是大有可为啊!
托洛茨基几乎是兴奋得睡不着觉,他迫切的想要跟太祖会面,因为之前他同周公会面时就能感觉到,华夏的同志不光具备很高的理论水平,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值得赞许的。甚至周公的很多建议让他都有所启发。有时候他都不敢相信,为什么积贫积弱的华夏能诞生这样的杰出人才。
和周公之类的俊杰相比,苏联的第二代就要逊色许多了,如果将李晓峰、斯维尔德洛夫都算成第一代的话,那后面能堪大任的真心没有两个。
一想到这个问题,托洛茨基有时候都忧愁得睡不着觉,革命好不容易才取得胜利,也好不容易才获得了当前的大好形势,但因为后辈同志们跟不上不给力,葬送了这一切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