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 必须要说的话(3)
作者:马口铁      更新:2022-04-03 20:11      字数:5269
典型的一个例子是,1944年,贵(阳)毕(节)师管区冲进一家工厂抓壮丁,结果被工人们知道了,然后工人们把征兵官放进工厂后将大门关死,就在厂房里跟征兵官打了起来。结果工人被当场打死四十余人,接着又判了十几个工人死刑,最后征到了8个壮丁。

  好家伙,你算算看,为了这八个人掉了多少个脑袋,而这样抓的壮丁能认同刮民党的军队?

  可能又有刮粉要说了,抗战光荣,这些壮丁不愿意为国效力就是该死,就该杀!事实又真是这样的吗?当年的劳苦大众没有那么不堪,他们虽然不懂那些大道理,但是保家卫国的勇气还是有的,至少是具备最基本的爱国情操。

  而说到这儿,我们就必须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是抗战,八路军、新四军不用抓壮丁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也能发展壮大,广大农村青年还踊跃参军。而到了老蒋那里则完全掉了一个个呢?真正让他们对参军畏之如蛇蝎的,还是刮军那糟糕的风气。

  根据赵明亮回忆:新兵进了教导队,那就等同于是进入了虎口,刮军的那些魔鬼教官的理论是:“新兵都是老百姓,不对他们凶一点、狠一点,他们就不知道军法的厉害,就会像在家的时候一样,吊儿郎当,那还怎么能让他们养成服从命令的好习惯呢?而且在教导队对他们太‘松’,日后进了部队,遇到严厉的长官,这些人就会觉得受不了,到时候手上有了武器,一旦心怀不满,就容易打黑枪、闹哗变,后果不堪设想……常言道:慈不掌兵。军队本来就是个舔血吃饭的地方,大家的脑门上都刻了‘死’字,自然是棍棒底下出好兵了。”

  按照这一套理论,刮军的新兵营几乎天天死人。那些训练中犯了过错的新兵,有的被吊起来用鞭子抽用军棍打,严重的则直接被拖到操场边上,砰的一枪就毙掉了,然后随便用草席一卷连埋都不埋就丢到荒野之中不闻不问了。

  这还是刚开始,随着训练深入死人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比如实弹射击训练的时候,为了避免这些新兵腰里别了杆枪就生出打猫的心思,在靶场周围架起了机枪严加防范,反正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架势。你想想这些新兵本来在前一段就被整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如今再一看到这幅架势能不紧张?

  而这人啦,一旦紧张就容易出错,这样的实弹射击训练自然是事故频发。比如正在上子弹,一紧张一哆嗦手一抖,就把排在前头的兄弟打死打伤。这样一来新兵们自然都不敢站在前头,生怕一不留神就当了冤死鬼。

  而教官是怎么做的,什么好言安慰做思想工作那是全没有,上去就是棍棒交加拳打脚踢的一通猛揍,边打还边骂:“怕很么!今天不死明天死,上了战场都一样,你不打死我,我就打死你!”

  之后呢?将被打死的倒霉鬼拖出去,然后继续训练。这样的高压状态下,恐怕错误只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密集,不是失手打死别人就是莫名其妙的自杀。

  等九死一生好容易从新兵营里混出来了,这也不意味着今后就一帆风顺了。刮民党军或者说整个旧军队那就是吃人的所在,普通士兵一点儿人权都没有。你不光要训练要打仗还要照顾好长官的衣食起居,给长官洗脚、给长官洗衣、给长官端茶送水、甚至帮长官料理家务带孩子也是基本任务。此外吃不饱穿不暖也是常态……总而言之,长官的命令就是圣旨,轮不得你半点怨言和不满。你要是敢抱怨,轻则一顿毒打,重则直接毙掉,你死了长官还可以吃一点空饷呢。

  总而言之,在旧军队里讨生活,真心是很危险也很悲惨的事情。相当一部分华夏儿女在那些年活得就像条狗,甚至连狗都不如。你看看后来在********中,每每被俘虏的刮军士兵经过t共的思想教育之后,立刻就转变了立场。最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