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放大的误会(3)
作者:鲨鱼禅师      更新:2022-10-22 07:04      字数:4232
��家公子侯文定,可是曾为张大郎仗剑对敌过呢。”

  “竟有这般渊源?倒是莫逆交情。”

  “这是自然。”

  正说着,马周进来见了李承乾一面,他为这个太子当真是费心费力,见礼之后,他连忙道:“东宫文学院筹划妥当了,这几日‘王学’真传弟子将会抵达长安,届时殿下记得嘉勉几句。”

  “此事本王知晓,宾王无虑。”

  “那就好。”

  马周本来想说东宫怎么多了两万贯出来运作文学院,但一想杜正伦好歹是一门三秀才,门路肯定不差,所以也就没有多嘴。毕竟眼下马周主要工作已经不在东宫,这光景多嘴,有点探人跟脚的意思。

  而杜正伦一看马周提到文学院,连忙拱手道:“多谢马公奔走。”

  “小事尔。”

  马周笑了笑,摆摆手,然后道:“殿下,周告退。”

  “宾王慢走。”

  礼送马周离开,杜正伦心道:马宾王果然是殿下心腹,竟然为殿下奔走如斯,两万贯啊……两万贯得购买多少良田。

  也是开了眼界,又过了几日,有居庸侯氏祖庭子弟前来投献,这些人多是行走陇右,如今丝路重开,之前是跟着西征大军购换物资,然后倒买倒卖,加上蜀锦有一批在凉州交由李大亮分配,侯氏分支在高昌大赚了一笔。

  这几个侯氏子弟,乃是侯龙恩之后,离侯君集有些远了。所以倒也不是跑官,而是在东宫谋个榷场小吏的身份,倒也无伤大雅。

  此事别说惊动皇帝,连杜正伦都没有惊动。

  加上有些不知道跟脚的,只当侯氏都是豳州一脉,哪晓得还有恁多弯弯道道。

  等到洛阳推举一事如火如荼之际,作为榷场市易令史的几个侯氏子弟,自告奋勇前往洛阳赎买一批丝绸,用的是市价,只是东宫账面无钱,他们又用东宫信用,在华润号洛阳柜面借贷第一批货款。

  丝绸从京洛板轨直达长安,只一日,就交给了城西胡商,提价半成,净赚六百贯。

  而第一批货款在华润号的借贷,则是在长安柜面销帐,可以说是神不知鬼不觉,根本没人知道还有这种操作。

  因为这种操作,往往都是华润系内部才允许,对外从未开过口。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这些居庸侯氏的的确确算是华润系的。不仅有承包凉州顺丰号的,且李思摩的驼队,居庸侯氏还占了两千五百头骆驼,可以说是华润系中,商人这个团体中,相当有话语权的一支,和当年长安城西那些被裹挟的无权商人大不相同。

  “七郎有点大材小用啊,这几日榷场市易入账,都在六百贯以上,算下来,这个月能有一万贯进账。东宫用度总算是缓一缓了。”

  “杜公说笑,下走止一买卖小吏,何来大材小用一说。唯牢记安守本分罢了。”

  侯七拱手低头,诚惶诚恐地说道。

  “你能为殿下分忧,其心可嘉啊。今年东宫的用度,至今拖欠为给,连东宫幕僚俸禄,都卡了两月。唉……”

  听到杜正伦的吐槽抱怨,侯七只是低头不语,却也不敢在此事上言语。

  “你安心做事,殿下会记得你们功劳的。”

  “下走不敢言功,能为殿下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