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同安战役(下)(2)
作者:
胖子的幽怨 更新:2023-01-30 23:39 字数:2521
��。
施琅喝道,“我做什么需要你来指示吗?快点执行命令,耽误了战机你担当的起吗?没听说过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吗?
郑家军军令严明,作为副将的如果不停将令,身为主将的施琅施可以当场将他格杀的。
就算主将的军令方缪的,副将也必须执行。
有意见也只能是事后向郑成功禀报、审判。
蓝澄被抽了一鞭子,怒视了施琅一眼,愤怒的带着士卒执行了施琅的命令。
清军看到有生路,不管不顾转身朝着同安城逃去。
在清军败退后,施琅让自己的部队尾随着清军杀向了同安城。
同安知县张效龄看到折光秋败退,顿时惧怕,叫下人卷了细银弃城逃跑了。
知县都逃跑了,那些守城的清兵没有了斗志,全部投降了。
施琅顺利攻下了同安。
福建同安府衙。甘辉兴奋地说道,“大将军,同安城已尽在我军的控制中!”
“好!”郑成功说道,“一共收降了多少清军?”
甘辉抓抓脑袋说道,“大将军,这等事我这个粗人不清楚!”
郑成功知道甘辉打仗勇敢,但不喜欢动脑筋。没有责怪,转头看向其他人。
施琅忙回答说:“我军一共抓获了一千六百余人,当中大多是绿营军的,真正的鞑子没有几个。”
听到施琅的回答,郑成功看着他。
同安战后,蓝澄向郑成功禀告了施琅违抗军令的事。
对于施琅擅做主张,郑成功虽然有些不高兴,但还不会放在心上。
施琅这个人是有才华的,这点郑成功不否认。也一直在犹豫,到底该不该重用他。
小时候看过金庸小说《鹿鼎记》。
郑鑫国记得施琅叛逃降清,跟郑家不共带天,是因为郑成功听信了妇人(郑成功的妻子董氏)之见,污蔑施琅擅自杀了逃兵,犯了不敬之罪。郑成功下令逮捕施琅,还心胸狭窄的杀了施琅全家。
施琅为了报仇才会叛逃降清,立誓要杀郑家。
因为这段记忆,郑成功常常告诫自己,不要再犯同样的错,对于施琅也是比较看重的。
但接触施琅多了,才发现施琅简直是个混蛋!
不错,施琅在带兵打仗方面有才能,但性格上的毛病也是很让人头痛的。
首先施琅的立场很不坚定,一开始是郑芝龙的手下,后来投靠满清了。在满清发展不如意时,又来投靠自己。
施琅根本就没有气节,是将个人的立功扬名置于国家民族利益之上的人。
对于施琅这样的人,让郑成功不能安心重用他。
再加上施琅恃才傲物,经常看不起其他将士,导致跟其他将士的关系一向很糟糕,让郑成功常常为了他的事头疼。
如果是这样,郑成功还能容忍,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令郑成功难于忍受的是,施琅很贪财。
《鹿鼎记》当中就曾说过施琅时常拿金银珠宝贿赂上官,当时以他一个闲置武将,靠明清那单薄的俸禄哪来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