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厦门格物学院(上)(2)
作者:胖子的幽怨      更新:2023-01-30 23:41      字数:2773
�龙很快就过来了。

  郑成功看着黄悟说道:“俊宣,你派人去日本引进船工。如果他们不肯来的话,假扮海盗去把人抢过来。记得不要伤害他们,对他们好一点。我们的造船厂还需要他们的帮助。”

  黄悟听到立马喝到:“是,大将军!”

  “许龙!”

  许龙忙站出来喝到:“末将在!”

  “现在局势动荡,想必有很多船工日子不好过。你派人去广东沿海地区招揽船工,不要吝惜,记得多给一些银子。”

  “是,大将军!”

  “你们去吧!”

  “末将告退!”

  黄悟许龙走后,郑成功开始考虑火器的事了,火枪铸造要扩大了。

  只是船舰的事好安排,火器的事却是个麻烦事。

  现在南方东铸造火器的人才大部分都在自己手里了,剩下的能制造的铁匠技工都在北方清朝统治地区。

  除非打过去,不然很难从京师火器坊抢到人。

  火器要想扩大改良,看来要自己培养了。

  正当郑成功想着该怎样培养铸造技工时,张大山走进来说道:“大将军,府外那个斯皮若拉带着几个洋和尚前来拜见。”

  郑成功听到,忙说道:“传他们进来,在中堂孝思堂等候!”

  “是!”

  郑成功整理了一下仪容,走进孝思堂。

  看到郑成功走进来,斯皮若拉忙带着三个传教士将帽子脱下,右手握住帽前檐中央。立正姿势,双目注视着郑成功。身体上部向前倾斜约十五度,恭敬地说道:“你好,尊敬的伯爵先生!”

  郑成功本想挥挥手让他们不用多礼,但思考了下,他在胸前比划了一个十字才说道:“你好,神父!愿上帝保护你们,阿门!”

  其他几个传教士看到郑成功果然像斯皮若拉所说的,不反对天主教,还对他有一些了解,这三个传教士顿时高兴。

  早期传教士们一踏上中国土地,便开始精心研习中国语言文化,甚至以掌握北京官话为目标。

  这些西方修士入乡随俗,脱下天主教袍,换上儒服,住进中式房屋,并潜心研究中国经史和伦理,寻找其中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点。

  在同朝野名流交往的过程中,这些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又熟读汉文典籍的西方传教士,赢得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好感和信任,从而达到其传播信仰的目的,这就是利玛窦开创的“合儒超儒”的传教策略。

  但有些狂热的传教士们,认为利玛窦过于迁就中国人,影响了天主教的“纯正性”,发展教徒速度太慢。

  在利玛窦去世之后,开始改变利氏的传教路线,采取激进式的传教方式,坚决排斥儒家思想,严禁中国教民祭天、祭祖、拜孔子,激起了社会人士的反感与怀疑,终于在1616年酿成“南京教案”,传教士们被驱逐,在中国内地几乎无立足之地。

  再加上华夏此时正处于****中,百姓连生存都没有保障,哪会相信外来的和尚。

  一时间西洋传教士在华遭受了一次重大挫折,传教活动陷入了低潮。

  现在看到一个拥有自己领地的伯爵不反对天主教,他们立马对厦门传教有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