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灭亡篇(2)
作者:
梦中宋韵55 更新:2023-02-07 07:54 字数:4253
一个人。推荐者与被推荐者共同领罪!秦昭襄王此时为安范睢之心,下令国内“谁敢议论郑安平之事,以其罪罪之”就这样暂时保住了应侯。接下来就看范睢推荐的另一个人:河东郡守王稽能不能为他挽回点面子,还是彻底把他打入万劫不复了…王龁军队退往汾城与王稽会合,修整了两个多月之后组织反攻。在汾河边斩首6千赵韩魏三晋联军,联军又在汾河里淹死2万人。之后秦军再度东进,与攻下邺县的张唐会合,攻陷赵国的宁新中,将此地改名安阳…秦军的强势反扑,令楚、魏、韩三国不得不进行第二次的救赵行动。这时春申君已回国了,楚考烈王派来的是名将景阳。bc256年,秦昭襄王再派一叫摎的将军攻打韩国,打下负黍、阳城,斩首4万。又北上攻陷赵国20余县,斩首9万…这一下,连‘天下共主’周天子也坐不住了。西周君(东周末代天子周赧王的五世祖考王曾将其弟桓公封于河南。桓公之孙惠公又将自己的领地一分为二:河南封给长子武公,称西周君;巩封给少子惠公,称东周君。这样周王室就有了三个主人:东周赧王、西周君、东周君)偷偷与诸侯联络,要在阳城之西不到60公里的伊阙埋伏重兵,将秦军的归路截断…这一下引发秦昭襄王大怒,马上命令摎:你哪里都不要打了!给孤王把那个不识相的西周君抓来!西周君无可奈何,单身入秦国顿首受罪,尽献其名下的城邑36、口3万。本年,西周君、东周赧王皆去世,剩下的周国百姓纷纷逃往东周君的领地,而象征天子权威的九鼎则在次年终于落入秦昭襄王之手!此时虽然东周君还存在,但后世史家还是一致将这一年确定为周王朝灭亡的年份!自bc1046年周武王伐纣建周,到这时bc256年,整整790年,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朝代——周朝终结!本年,王龁因受诸侯国围攻,也不得不从安阳撤兵回国。从bc262年,白起攻打韩国野王、韩国上党郡守冯亭献地入赵以来,这场长达6年的战争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秦军虽然取得了长平大捷,但仍受挫于邯郸城下;虽王龁后来组织了反攻,但终究一无所得。也许只有两件事可让秦昭襄王自豪的:一是他终于灭亡了周朝;二是他的曾孙、未来一统天下的秦始皇终于出生了…可还有一件事却是他万万料不到的:就在周朝灭亡的这一年、也就是秦始皇出生的3年后,在楚国一个叫沛县的地方,一个叫刘邦的人也出生了(王鸣盛虽在《十七史商榷》中论证刘邦应生于bc247而非bc256,但证据仍嫌不足)仗打赢了,信陵君却不敢回国,开始留居赵国。赵孝成王与平原君打算用五座城来酬谢公子。信陵君接受其食客的劝告,婉拒了。只受鄗一地之封。之后在对赵国两个隐士毛公、薛公的礼遇上,再次显出信陵君、平原君这两位战国名公子的高下。甚至到了‘平原君门下,半归信陵君’的局面。平原君又打算封赏鲁仲连,被拒绝后,又提出千金为寿。可鲁仲连终究不取一分而去,并与平原君终身不复见…bc255年,燕孝王去世,子燕王喜继位。同年,鲁顷公被楚考烈王迁往鲁都曲阜东面170公里的莒,鲁国土地全被楚国占领。而战国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未来法家两大杰出人才:李斯、韩非的师父荀子因在齐国的稷下学宫呆不下去而来到楚国,被春申君任命为兰陵县令。本年,荀子还曾与来救赵的楚将景阳论兵于赵孝成王面前。本年,秦国河东郡守王稽与诸侯暗中交通,被弃市。两年前郑安平降赵(本年恰巧也在赵国去世)现在王稽弃市,这两个人都是应侯范睢的死党。有一次,60多岁的秦昭襄王临朝而叹,范睢问其故。昭襄王说“白起死,郑安平、王稽叛,今秦国内无良将而外多敌国,吾是以忧”这话听在范睢耳中会做何感想?正当惶惶不安之时,范睢又听到另一个更不好的消息:有一个叫蔡泽的燕国人如今在咸阳城内大肆宣称:自己将取代范睢做秦国丞相!范睢派人召蔡泽来见,蔡泽一番滔滔不绝,说的范睢五体投地。应侯亲自向秦昭襄王推荐蔡泽为相,自己则称病请辞。不过蔡泽也只做了几个月的秦国丞相,就也称病请辞。bc253年,楚考烈王将国都由郢陈迁往巨阳。bc252年,卫怀君入大梁朝见魏安厘王,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