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匈奴篇(2)
作者:
梦中宋韵55 更新:2023-02-07 07:56 字数:4270
早嫁给赵王张敖了。不过娄敬同志,你的话说得神神道道,我搞不清你葫芦里到底卖的啥药,你能不能痛快地给我说个清楚!既领导都发话了,那就一次讲清吧!这时,娄敬才全盘抖出他的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就是和亲“陛下如能舍得把鲁元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并送厚礼过去,冒顿必仰慕您身为大汉皇帝的地位,立鲁元公主为阏氏。将来鲁元公主生下的儿子、也就是您的外孙必然会成为太子。陛下逢年过节给您外孙送礼之时,暗暗派出一些能说会道又有教养素质的人去教外孙,让他懂得外公对他的好,更要懂得如何礼遇外公。好处还不仅于此,冒顿活着时是您的女婿,自然不敢妄兵戎相见。只要冒顿一死,您的外孙自然就成为匈奴的单于。自古就从没听说过外孙敢跟外公过不去的,将来您的外孙不但不会跟汉朝过不去,更是不必通过战争,就可乖乖地使他顺服大汉”娄敬顿了一顿,又严肃的道“然而请注意:皇上要嫁,就得嫁货真价实的鲁元公主!如皇上舍不得,就不要用微臣此计。不然一旦冒顿发现您送的是冒牌公主,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高,实在是高!不但高,还特损人。真不知张敖那个孱弱赵王是哪里得罪了娄敬?竟让他出此计谋,要活生生拆散一对百年好合?刘邦真没想到:当初彭城之败,他踢鲁元公主下车时,没想到夏侯婴抱上车来,就是为今天解救国家于危难之中?谢天谢地,感谢夏侯婴和娄敬!女儿啊,这是上天安排,非父亲所愿啊!老爸只能委屈你走一趟了!娄敬不是深深打动了刘邦,而是不可理喻地征服了他。刘邦当场答应娄敬:愿把鲁元公主下嫁匈奴,同时订立两国友好交往契约,以求和平无患!刘邦之所以信服娄敬这番和亲高论,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更可写成好几万字洋洋洒洒的可行性报告分析。但归结起来大约有以下两条:1刘邦曾经尝到过甜头。鸿门宴前晚,正因他和项伯约为婚姻,项伯之后才一次次地救护他。只要是人,总有个毛病,不怕结仇,就怕不会扯关系,尤其扯上辈分关系和血缘关系。只要有关系,多大的仇恨就算不能一时化解,亦能被逐渐融解。2刘邦老了。他今年已经58岁了,经不起多少战争岁月的折腾了。娄敬说得没错,不要说战士厌战,就是刘邦本人也厌倦不已。再说了,天下初定,国内还危机四伏,从燕王臧荼及韩王信两例来看,这些异姓王都是不太可靠的,他还想多留些精力对付剩下的那几个异姓王。要攘外必先安内。所以与匈奴之战,能少打就少打,最后是不打,待时机成熟,再收拾也不迟。娄敬之见并非完美无暇,但有一点可肯定:娄敬发明了一条缓解汉人与西北游牧敌人对抗的千古外交策略!而笔者也不得不怀疑:中国“厚往薄来”的传统正是起于娄敬的这一和亲之说!刘邦下定主意后,就去找吕雉谈话。吕雉一听,泪水马上就像洪水滔天一样,日夜不停地奔泄而出“刘三啊刘三,自你躲进芒砀山当流匪后,我就跟着你东奔西跑,南征北战。然而不管吃多少苦头,甚至差点丢了性命,我都无怨无悔,但如你真要把我的女儿下嫁匈奴,我就恨死你,做鬼也不轻饶你”生逢乱世,你们这些男政治动物根本不知道我们做为一个女人的梦想。我爱我的女儿、也爱我的女婿。尽管张敖不像他父亲张耳那般魅力四射,大放光芒,但他厚道,为人谦卑,不愧为一个好丈夫、好女婿,这点就足够了。而匈奴遥远、冒顿禽兽,你把我女儿往他身上推,就不等于往虎口里扔吗?被老婆这么一哭一闹,刘邦的心思全乱了。回头想想:多年以来,他似真的没认真关心过自己这个女儿。当亭长时是忙工作,忙喝酒,忙泡妞,孩子都只能爬在地上玩土堆,看着妈妈一人在地里劳作。后来打天下,则是忙逃命,长期漂流在外,似也没怎么跟女儿说过几句话。如今国家有事,竟就要把她当一个陌生人踢出中原,是不是有点太无情了呢?是啊,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但我必须做一个负责任的皇帝。当前除了和亲,没更好的节约国家成本的办法。另外,我也的确没有第二个女儿,娄敬又说定要亲生女儿才行。此种形势之下,你叫我要国家?还是要女儿?这么一说,那就非得鲁元公主下地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