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之死篇(2)
作者:
梦中宋韵55 更新:2023-02-07 07:56 字数:3897
��打参合、刘邦自己与郦商、夏侯婴等攻打东垣。另派周勃率奇兵从太原偷袭陈豨的老巢代地。不久,郭蒙大败张春、樊哙击破陈豨与曼丘臣、灌婴阵斩侯敞,击走王黄。只有周勃在马邑城下、柴武在参合城下、刘邦自己在东垣城下,遇到了激烈抵抗。最终周勃、刘邦都是强攻得手,并且下令屠城,东垣之名并改为真定。陈豨叛乱终于被平定,陈豨孤身逃入匈奴。刘邦悬赏千金购王黄、曼丘臣两人的人头,这两人都被部下杀死,前来找刘邦领赏。再把视线转向长安城中。淮阴侯韩信已做好了谋反前的一切部署:打算与家臣们乘着夜间不备,假传圣旨,将皇宫内的囚犯全部放出来,就带着这些人攻打皇宫,拿下皇后吕雉、太子刘盈这两个人,这样便可控制京城。再与陈豨里应外合,夺取这大汉天下。然而韩信派出去秘密联络陈豨的人却音信全无。一种不祥的预感顿时笼罩韩信全身:陈豨一定出事了!那么,自己的造反密谋还要不要继续进行下去?一个艰难的抉择摆在了韩信面前。韩信最终还是决定造反!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当他足以三分天下时,他不反;当他位居楚王,手握重兵时,他不反;然而现在,他只有数百家奴时,却奋不顾身,要刘邦难看…大势已去,韩信摆明了是在找死!然而韩信却想说:我生不如死,不如一死相搏!人生,可怕的不是在低处看高山。而是当你上过高山之后,被人从巅峰推下山来,犹如困兽一般仰望无限的那种失落,那才真正叫生不如死!回首往事:曾经,我流浪淮阴、我忍辱负重、我手握三尺剑勇闯天涯;曾经,我为项羽站过岗、为刘邦扛过枪;曾经,手握百万雄兵;曾经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可如今旧事如梦,唯一的工作就是遥想当年的金戈铁马。可是梦醒之后,谁解英雄的万般愁绪啊!然而,就在韩信纠结自己该不该造反的时候,他的造反阴谋实际上已经败露了!一个叫栾说的韩信的舍人得罪了韩信,被韩信关了起来,准备杀掉。汉高祖11年(bc196)1月,栾说的弟弟见救兄无望,便决定打击报复!向吕后告发了韩信造反的阴谋。吕后终于在这时显出了她铁腕女政治家的本色!她一面下令封锁消息,一面急召相国萧何。吕雉和萧何经过一夜的讨论,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韩信必须要死,而杀韩信的办法只能是诱杀。虽然刘邦只是大败陈豨,还没有彻底消灭。但在那个信息绝对不对称的年代,吕雉绝对有机可乘!吕雉马上以皇后的名义向外诈称陈豨已灭,朝廷要举办庆功宴,群臣需全部出席庆贺。最后,吕雉命萧何亲自登门探望目前正在‘病’中的韩信,请他入朝庆功。萧何、韩信两人相见,不胜唏嘘。距离那场‘萧何月下追韩信’一晃已九年半过去了。一切都已成了光阴的故事。两人都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聊了许多许多…最后,萧何藏住满怀的感伤,假装淡然的对韩信道“陈豨已灭,满朝皆贺。你尽管有病在身,还是得去朝贺一下。不然落别人的话柄,不好”韩信此时心中的感慨比萧何更多。看着眼前这个伯乐诚恳的样子,韩信叹了一口气,淡淡的问了一句“皇后在哪里设宴”“长乐宫”“好。相国,我们…去吧”初春的早晨,寒气逼人。韩信一走进长乐宫,吕后早已埋伏好的武士便蜂拥而上,制住韩信,将他缚往长乐钟室内,当场扑杀。同时,韩信三族被夷,血染长安。英雄谢幕,长乐宫的编钟开始撞响。庆贺的不是陈豨已灭,而是韩信之死。悠悠长钟,发出江河之悲。韩信的一生是传奇的、精彩的,亦是简单的。简单得只剩下一句诗“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知己指萧何、存妇是漂母、亡妇是吕雉。千百年来,人们无不对韩信之死表示遗憾和可惜,怀疑他是否真的要谋反?但就凭他功高震主,胁迫刘邦封自己为王,他就必须死!无论是真是假,他都必须要‘谋反’这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评论的那样“夫乘时以徼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1月,柴武攻破参合,阵斩韩王信。刘邦胜利班师,回到洛阳。第一件事就是问吕后淮阴侯韩信谋反之事。当听到韩信已被吕雉杀死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