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崩前奏篇(2)
作者:
梦中宋韵55 更新:2023-02-07 07:56 字数:3780
�“太子乃天下根本。根本一摇,天下振动。陛下这是以天下为戏言吗”刘邦被顶的半天说不出话来,良久才叹息一声“我听你的话,不再儿戏了。你先回去吧”其实刘邦不过是缓兵之计,打发叔孙通走人罢了。他表面答应不废太子,其实心里仍在酝酿动手的机会。直到不久后的一场宴席,才让刘邦的图谋之心彻底灰飞烟灭了…这一天,刘邦置酒设宴,召太子前来陪坐。皇帝召太子喝酒,本是很平常的事。但商山四皓却一致觉得:宴无好宴,刘邦可能会在这宴席上公开他废嫡立庶的计划。如果这样,仁孝的太子单身赴宴,必死无疑!该出手时就出手,现在该是亮相给刘邦下马威的时候了!赴宴这天,四个活神仙精心打扮,而又无比谦卑的随在太子身后入席。刘邦一见,不禁问道“这四老师何人啊”商山四皓抢在刘盈之前报上自家姓名。这一下,刘邦惊呼“原来你们就是商山四皓?我找你们多年,可你们都躲着我不肯出山。今天怎么会跟着我这个儿子呢”等的就是你这句问话!商山四皓齐声答道“陛下向来轻士善骂,我等义不受辱,所以隐居深山。而太子仁孝厚道、恭敬爱士,天下莫不愿引颈为太子效死。我们这才出山,投奔太子”刘邦听到这一席话,心里不知是何滋味,表面却仍强颜欢笑“既如此,就烦请四老用心辅佐太子”商山四皓随太子依次上前敬酒,刘邦喝的郁郁寡欢。本打算在酒席上提的废立太子计划也只能不提了。目送太子与商山四皓离去后,刘邦怅然若失的对身边的戚姬道“不仅大臣之心,连民心、隐居高士之心都向着太子啊。他羽翼已丰,势难再动了”这一刻,刘邦终于承认了失败。再一意孤行下去,朝廷乃至整个国家都将不稳!为不让亡秦悲剧重演,他只有对不起自己心爱之人了。戚姬绝望的眼泪奔涌而出。她仿佛看见:死神已死死的扼住了自己的咽喉。而刘邦也不胜伤悲的对戚姬道“不要哭了。再为我跳一支楚舞、我也为你唱一曲楚歌吧”戚姬强忍悲痛,甩起长袖,为刘邦起舞。刘邦也唱起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弓矢,尚安所施?意思是说:太子刘盈已成高飞之鸟,我刘邦纵有利箭在手,也不能射之下地了。歌词哀伤绝望,刘邦连唱几遍。戚姬已不能起舞,唯有伏地哀泣…身上的箭伤加上心中的郁闷,让刘邦看谁都不顺眼,逮到谁都想发泄。可谁都没想到:第一个倒霉的竟然是被刘邦金口喻为功人、汉初三杰之一、功臣封侯之首的大汉相国萧何。回首往事,自刘邦进汉中以来,萧何就一直待在丞相之位上。十多年来,他勤勤恳恳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不结党、不营私、更不结怨。这样的人,要么是神、要么就是有意为之的野心家。无论哪种,都是让刘邦忌惮的!事实上,提防萧何也是刘邦多年的老毛病了。早年楚汉战争打得最激烈时,刘邦还是隔三差五派人回关中过问萧何的工作。结果萧何为打消刘邦的疑虑,不得不把全族人都送上战场效力。后来韩信被诛,刘邦加封萧何五千户。群僚皆向萧何道贺,只有原秦国东陵侯召平往吊。后来萧何听从召平之劝,让还封邑,并捐出家财充作军需。才再一次讨得刘邦欢心,涉险过关。这次刘邦亲征英布,老毛病再次复发,屡屡派人询问萧何最近在后方干嘛?当听到萧何始终在勤勉工作时,刘邦默然不语…偏偏萧何仍像十年前一样迟钝,还是由一个门客前来警告于他“相国,你离灭族的日子不远了”萧何大惊失色。我克勤克俭、埋头苦干,皇帝他为什么要灭我的族啊?门客笑了“陛下要灭的正是你这等埋头苦干之人。想想看:您已位居相国,再立功还能再加封什么?而您久居关中,深得民心。陛下明着是问你工作,想给你奖励;实则是畏惧您民心所附,在关中称王啊”此时没有任何词语能形容萧何强烈的失落感。他不得不再次向门客求助“那该怎么办?难道我也会像韩信、彭越、英布一样被杀吗”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糟。该门客是个心理战高手,他马上给萧何支了一招,这就是赫赫有名的自诬法。具体说就是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具体做法有两项可参考:一是强买民地、二是大放高利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