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再流篇(2)
作者:
梦中宋韵55 更新:2023-02-07 07:57 字数:3780
��是因愧疚,更不是要重新重用他,而是因为心灵寂寞。没人想到:刘恒其实也是一个容易寂寞的人。寂寞就像病毒,一旦浸入心脾,不管身处高殿繁华之处,还是泡于莺歌燕歌当中,都不能抚之以乐。原因很简单,要想治病,就得对症下药。刘恒认为:他近期无法排泄的寂寞之病,非得贾谊这贴药不可了。关于刘恒征召贾谊的这次见面会,《史记》是这样记载的:刘恒坐在宣室里和贾谊聊天,且聊的不是政治,更不是历史,而是鬼神之事。皇帝信仰鬼神,从来就不是什么稀奇之事。只要人类还没摆脱死亡的恐惧,就永远摆脱不了对鬼神的追问。事实是:死亡的恐惧永远不会消失,对鬼神的追问也将永远不会停止…于是这个夜晚,刘恒和贾谊就鬼神之事进行了长夜的探讨,且基本都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的。刘恒问、贾谊答,刘恒听得都不禁入迷了,不知不觉谈到了半夜,他的身体也不知不觉移到了贾谊的身边。多么和谐、多么荒谬的美丽之夜啊!关于这次夜谈,后世诸多文人都替贾谊感到悲哀。晚唐诗人李商隐有一首著名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客,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此诗如换成通俗的话说就是:贾谊的政论才调那是没得说的,可荒谬的是刘恒这个皇帝聊得痴迷夜深,竟不问国事,鬼使神差搞起些迷信来了。悲哀啊!而关于此次相会那夜的美妙时光,刘恒自己是这样评价的: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我很久不见贾生了,以为自己比他厉害了,没想到还是赶不上…原来,那一夜刘恒是被贾谊的鬼神学问给折服了!话说回来:如果说贾谊是曾被刘恒抛弃了三年的政治情人,现在再次重逢,或许也应回心转意,或有所表示了吧?事实是不久之后,刘恒再次打发贾谊继续教书。不过此次换了一个贵族学生,此人正是刘恒最宠爱的小儿子、梁怀王刘揖。刘恒是这样告诉贾谊的:我这少子很爱读书,请你多费心调教一下。难道,当少子太傅就是刘恒对贾谊最好的补偿吗?难道,刘恒就忘了他曾要提贾谊任公卿之职吗?那时是因周勃等人阻拦,可如今这帮老臣死的死、散的散,难道是他们阴魂不散,背后又参贾谊一本?让他无法重入仕途?说得没错,是有人要拦贾谊的路!但此人不是周勃的人,而是刘恒自己的宠臣:邓通先生!邓通认为:刘恒有重新重用贾谊之心。他必须抢先一步,拦腰斩断贾谊的通天之路!邓通对刘恒说了什么,已不重要。事实证明:邓通果然是刘恒手心的肉。贾谊继续被搁置不用,继续教书…兄弟啊,不是朕不帮你啊,只怪你得罪的人太多了。我想:这应该是此时的刘恒最想对贾谊说的话了。现在,让我们放下汉朝廷内部的争斗,把眼光转向匈奴去看一看:关于匈奴,我相信每个汉朝人心里都有说不完的怕和恨。连贾谊这个弱不禁风的书生都握紧拳头,气势昂然地喊道“如果开战,算我一个!我他妈的不信搞不定匈奴”光靠打就能解决问题吗?汉朝如真有实力打大纵深战役,也轮不到贾谊叫喊,肯定早有一帮武夫早就冲到草原找匈奴仔群殴烂打了。实话实说:现在还不是打的时候。一个字:忍!小不忍则乱大谋。这话一点都没错啊。曾经,强人冒顿非礼吕雉,她忍了,甚至还装孙子似的赔礼道歉。装孙子也就罢了,可这强忍下来的平静无事局面,还是在三年前不久被右贤王破坏掉了!更可恨的是:右贤王大幅度的犯边行为,错误的诱导了济北王刘兴居的造反。结果弄得刘恒这个当皇帝的,里外不是人。这个匈奴右贤王,似成了刘恒心头的一块阴影。这个疙瘩从孝文三年长到孝文六年,终于有人愿意来解开了。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人当然是右贤王的顶头上司:匈奴大单于冒顿先生。本年,他给汉朝写来了一封国书。让人吃惊的是:冒顿这次不是挑衅来的,反而是就三年前右贤王犯边抢劫的事赔礼道歉来的。真他妈奇怪了:整整三年过去了,黄瓜菜都凉了。怎么到现在才赔礼,冒顿这打的是什么主意呀?不过,冒顿这个和解的姿态对汉朝来说,总不算是个坏消息。冒顿单于的国书大约如下“三年前,右贤王抢劫汉朝边境,完全是受人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