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帝驾崩篇(2)
作者:
梦中宋韵55 更新:2023-02-07 08:04 字数:3899
�自传说中尧传舜的禅位文,绝非三公故事。朝中故老,莫不惊奇心惧。我女儿又怎能与董大司马的弟弟相配呢”王闳便去还报董恭,替自己岳父满口谦逊,只说不敢高攀。但董恭大怒“我董家难道有负天下吗?为何天下人都畏我董家”
数天之后,汉哀帝刘欣在麒麟殿摆酒,召集董贤父子亲属及一班近臣共同宴饮。酒至半酣,刘欣突然笑问董贤“朕将效法尧禅位于舜,可好”还没等董贤回答,王闳急忙闪出“天下乃高皇帝传下,非陛下私有。陛下上承宗庙,只应传于子孙,世代相继。天子奈何出此戏言”刘欣默然不悦,下令将王闳出归郎署,不使侍宴。左右皆为王闳担心,王太皇太后闻知此事,也特地代侄子谢过,刘欣这才复召王闳入侍。然而王闳依旧不肯罢休,再次上书极谏。
元寿2年(bc1)1月,匈奴乌珠留若鞮单于、乌孙大王伊秩靡来长安朝见汉哀帝。当时西域50国,各国王侯将相及翻译官,佩大汉印绶者达376人。康居、大月氏、安息、罽宾、乌弋等国因路途遥远,还不在此数之内。可谓达到了西汉朝的极盛。恐怕此时谁也不会料到:因一场即将到来的王莽改革,大汉朝即将失去这一四海臣服、万邦来朝的雄风…
在招待宴会上,乌珠留若鞮单于看见一位年仅23岁的青年,唇红齿白,秀丽过人,居于大座,首冠百僚。心中不禁诧异,就问旁边的翻译“此人是谁”翻译回答“这是大司马董贤,年方逾冠,才德兼全,是我朝的大贤”乌珠留若鞮单于信以为真,便起身拜贺。刘欣自然欢喜,赏赐匈奴单于比乌孙大王加厚无数。2月,两番王谢恩回国。
3月29日,日食。一股不祥之气笼罩着大汉朝。
5月2日,汉哀帝刘欣下诏:重新恢复三公职衔:董贤仍为大司马。丞相孔光改称大司徒。御史大夫彭宣改称大司空,封长平侯。
6月26日,噩耗传来:汉哀帝刘欣在未央宫驾崩!同时,董贤的厄运也突如天降到来了!
王太皇太后第一个得到刘欣驾崩的消息,当即赶到未央宫。已是老江湖的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取皇帝的玺绶,然后在东厢召唤大司马董贤“皇帝驾崩了,你准备怎么给他治丧”董贤就像被雷劈中一般,看着王太皇太后,吓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董贤总算看清楚了:他就像一不习水性之人,之前是刘欣驾着船,把他带入汪洋大海之中,现在船毁了,他就只有干瞪眼,任凭海水把自己淹没!他面临的是一片权力的汪洋,险恶的海水浮沉,他却一点办法都没。王太皇太后一看董贤这表现,心里不禁冷笑。
这时,董贤仿佛觉察到什么。他扑的跪倒在地,脱去官帽,流着眼泪,一个劲地磕头。王太皇太后这才试探地道“王莽也曾当过大司马,主持过先帝刘骜的丧事,熟悉这方面的流程,要不我喊他来指导你工作”董贤感觉就像抓到一根救命稻草,忙不迭的磕头谢太皇太后。却不知:这根本不是什么救命稻草,反而是套在他脖子上的绞索!
王政君立即把王莽召来,同时发布命令:所有用来征调武装部队的印信符节;文武百官所有的报告;中黄门,期门等,统归王莽掌管!
而王莽上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指使尚书弹劾董贤。弹劾辞很滑稽“皇上生病卧床时,董贤没亲自侍奉,未给皇帝喂过一口药”刘欣爱董贤爱得发疯,胜过爱自己的生命。照这样推理,刘欣不让董贤做那些喂药的低下工作,似也可理解。不过喂或不喂,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被王莽抓住了把柄!
收到弹劾后,王莽就下令:禁止董贤进入皇宫司马门。董贤傻了:不让进司马门,那我这个大司马去哪?突然间他好像明白了:有一个地方,还是可以去的?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