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帝驾崩篇(2)
作者:
梦中宋韵55 更新:2023-02-07 08:05 字数:3780
一史无前例、不可告人的大阴谋…
孔光逝世后,由马宫继任太师。很快,他就发动了全国各地的官员、民意代表,纷纷云集长安,替王莽请愿。最后请愿的官员,级别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据统计,在请愿队伍中,有诸侯王、侯爵、宗室等代表,队伍人数高达487572人。不说别的,数字详细到连个位数都没放过,可见官方统计工作真是到位啊!
王莽看着皇宫外的人山人海,似不为所动。他给王太皇太后上书“我现在很忙,正在制定新的礼仪,不想因此分心。所以甭管宫外喊什么话,太皇太后您都别理睬”
的确,王莽很忙。他忙着为自己量身打造一套新的礼仪方案。这套玩艺说出来很吓人,可却是每个野心家都喜欢的,这就是著名的九锡礼仪!
所谓九锡,是天子赐给诸侯或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器用之物,是最高礼遇的表示。《礼记》记载这九样东西分别是: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
王莽在古仪的基础上,创造性的给自己定的九锡如下:1绿韨(遮蔽膝用的彩绸)衮冕(龙帽)衣裳(龙袍)瑒琫(刀柄装饰璧玉的佩刀)瑒珌(刀鞘上装饰璧玉的佩刀)句履(鞋尖上翘的御鞋);2鸾路(皇帝专用的御车)乘马(四匹骏马)龙旂九旒(有九个尾梢的龙旗)皮弁、素积、戎路、乘马;3彤弓矢、卢弓矢;4左建朱钺、右建金戚;5甲、胄一具、秬鬯二卣;6圭瓚二、九命青玉珪二;7朱户;8纳陛;9署宗官、祝官、卜官、史官、虎贲三百人。
5月,王莽正式接受九锡。从此,王莽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赋予九锡以特殊意义的人。要知道这是什么特殊意义,就要看看历史上是哪些人接受了九锡,这些人后来又都做了什么?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件对不起皇帝的事——篡位!于是乎,九锡就成了篡位的代名词。如谁要接受了,说明他是想当皇帝了!
这样的话,我们就很容易明白王莽想干嘛了。他制造的所有民意,就是为他将来废帝自立,铺下一条坚实的道路。而现在挡在他面前的最大障碍,就是汉平帝刘衎…
5月,王恽、阎迁、陈崇、李翕、郝党、谢殷、逯普、陈凤8人经一年多的巡行天下,观风问俗,回到长安。作为王莽的心腹,他们自然知道王莽想听什么,于是他们编成了3万余言的歌谣,专门歌颂王莽之功德。王莽大喜,将八人统统封侯。
闰5月,刘歆、平晏、孔永、孙迁四人奉命,治明堂、辟雍。令汉与文王灵台、周公作洛同符。四人因此功皆被封侯。
当时天下各郡国纷纷上报祥瑞。只有广平国国相班穉不肯随附。琅邪郡太守公孙闳则反而奏报灾荒。甄丰便弹劾此二人不道之罪,应该捕诛。还是王太皇太后有些慈心“班穉是班婕妤之弟。贤妃家属,理当宽宥”于是公孙闳下狱被诛。班穉则逃过一劫,上书谢罪,辞去广平国相一职,入补延陵园郎。
闰5月,王莽上奏:为市无二贾、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饥民、道不拾遗、男女异路的古制。犯者处以象刑。
闰5月,刘恒的八世孙、刘武的后代刘音被立为梁王。
夏天,王莽又准备发掘傅、丁二后的陵墓。王太皇太后不肯听从。王莽忿然道“傅、丁二氏,怀着皇太太后、帝太后的玺绶下葬。今既已明旨加贬,怎能不将取玺绶取出毁掉?另外,傅氏不配与元帝合葬,应归葬定陶,方足正名”王政君只好应诺。但不准易棺,只准改葬。
王莽马上命令人手,分掘二后坟墓。公卿们纷纷附和,遣子弟、诸生、四夷10余万人。二旬之间便将两处坟墓挖平。王莽又下令:在周围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