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北征篇(3)
作者:梦中宋韵55      更新:2023-02-07 08:11      字数:3681
�孙康与二袁必生矛盾。他也乐得杀死二袁,向我示好”随后,曹操下令将袁尚枭首,并传令三军“敢有哭之者斩”牵招却不顾禁令,设祭悲哭。曹操也没杀他,反而认为牵招是义士,举荐他为茂才。

  此次远征历时半年,军中缺粮,杀马数千匹以充军粮;二百里无水,凿地达30余丈方得水。从柳城回来后,曹操论功行赏,封田畴为亭侯,食邑500户。田畴固辞不受。曹操又召见此前谏言反对这场远征之人,众人未知其故,人人皆惧。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曹操对他们也是厚赏有加,并道“孤此次远征,实是乘危以徼幸,天助孤成功。但此事可一而不可再。诸君之谏,实乃万全之计,理应相赏”

  10月17日,济南王刘赟被黄巾余党所杀。

  11月,曹操到达易水边。代郡普富卢、上郡那楼这两处的乌桓单于前来道贺奉贡。

  本年,孙权西征黄祖,虏其人民而还。

  其实诸人劝谏曹操的话也都没错,但只有郭嘉看准了问题的关键:刘备的确曾劝说刘表乘机偷袭许都,但刘表未能采纳。如今曹操大胜而还,刘表这才感到后悔“前日不用君言,坐失良机,实在可惜”刘备也只能安慰道“如今天下分裂,干戈四起。机会总会有的,只是下次别再错过了就好”

  话虽如此,刘备心中仍不免郁郁。回想自汝南兵败、投奔刘表以来,自己在荆州已一呆6年多,自己今年已47岁,却还一事无成。有一次刘备入厕回来后,脸上隐有泪痕。刘表不解,便问刘备因何哭泣?刘备道“我平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可到荆州这几年,久不骑马,刚才发现髀肉复生。想想日月如流,我已老了。功业却毫无建树,岂能不悲”

  就在刘备发完这通感慨后不久,上天终于开始眷顾起他,给刘备送来了一位绝世人杰!一位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堪称智慧化身的27岁的年轻人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诸葛亮!

  在这之前,诸葛亮一直未在历史上露面,他寓居襄阳隆中,以躬耕为乐。每自比春秋时的齐国名相管仲、战国时的燕国名将乐毅。但时人皆不以为然,只有崔州平、徐庶、司马徽、庞德公几个人看到了诸葛亮的才高八斗,于是极力向刘备推荐(庞统也和诸葛亮一样。史称“少时朴钝,未有识者。惟叔父庞德公与司马徽重之”)

  水鉴先生司马徽清雅有知人之鉴,他对刘备说“一般的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也”徐庶则对刘备说“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刘备说“那你就带他来,我可以见见他”徐庶却道“此人只可就见,不可屈致。将军应亲自去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