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国子监(2)
作者:
追心世子 更新:2023-02-07 19:33 字数:4090
��站着几个守门的人。看来不仅皇城松懈,国子监也是空城啊,谁叫今天是他们老大风光嫁女的日子呢。借助着“借还证”,绿荟很快在守门士兵的允许下进入了国子监。
无暇去参观这国子监的每一处地方,绿荟只想快点直奔山顶的藏书阁,因为编年总录就在藏书阁内。
只是,当她在山脚下抬头仰望这条通向藏书阁的直通云霄的“天梯”后,她有点脚软了。盘旋而上的浅灰色石级就像一条倾泻的河流把国子监一分为二。
石级共有几百级,每隔个二十来级石阶两边就建有几米高的石碑,石碑上刻有来自古雅,归元,曼术,在物,弄化这几个学派的学术研究成果,有古雅派的《仪礼治国经》,曼术派的《奇门术数》,归元派的《论天下归元》,在物派的《崇野力学史》,弄化派的《丹之妙要》等,但都是泛泛而谈,并没有刻出其中的精髓。
活生生一出崇野演义!
石碑的内容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从低到高,由古入今。
绿荟一边攀登石阶,一边就像跟着崇野王朝的历史滚轮前进,不由感叹起这里的超前发展。那石碑上面所说的有些东西起码在中国明朝一两百年后才出现。真是不可思议又让人惊叹连连。
绿荟还在奋力攀登着,在这大冬天的,额上竟微微泛出了汗珠,正想中途休息一下,却感觉到身边不远处似乎有东西向下滑去。
循声望去,原来是木制的吊篮,篮上系着粗厚的绳索,正以飞快的速度下降。
奴山的正面是比较平坦的缓坡,很适宜建立一些楼房,而侧峰却是比较陡峭的,那吊篮正是从侧峰的峰顶飞驰而下。
这种吊篮绿荟在以前的古装电视剧中看过,猜测没错的话,应该是用来载人登山的。
绿荟很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发现吊篮,这样她就不用爬得这么辛苦了!
吊篮运用的原理无疑是滑轮,看来在物派的力学研究也为崇野王朝增色不少。从“泫然青天阵”到现在的“吊篮”,不知道还有多少的惊喜在等着绿荟一一去发现。
不再多想,绿荟咬着牙一口气登上了山顶。迎面而来的是一座气势恢宏,占地几近一亩,复杂而又造型精美的方亭式五层角楼。周边绕以石栏,廊柱上雕龙画凤,琉璃瓦顶装饰向天飞檐,好不优雅气派!
这就是藏书一百多万卷,象征着整个国子监乃至整个崇野王朝财富的藏书楼!这里搜集了各个学派的史书典籍。
这座高耸在奴山之巅的文化气息馥郁的藏书楼似乎使寂静千年的大地都变得生动起来!
藏书楼的首层设为办事大厅。北弋处于北方,天气干燥寒冷,所以不存在南方楼房底层潮湿不能置书这一说法。只是这里的藏书实在太多,管理杂务也随之变得繁重。办事大厅除了用于来访登记,接待来借书的人外(因为来借书的都是一些有身份的人,并非人人能借),还是办理借还书籍的地方。二楼由于光线不太好,只能用于藏书,三四五楼采光较好,加上用的是花格窗,所以藏书阅览二合为一。由于楼梯比较陡窄,所有书籍的搬运均由滑轮吊着一个用来装书的竹篮完成。
总录到底是置放于哪一层呢?
绿荟环视了一下大厅的四周,值班的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人。藏书的地方本来就宜静不宜吵,所以即使是平时这里除了必要的看管人员外,也不会有很多闲杂人等,加上今天是皇帝大喜,自然就冷清了。
绿荟缓缓走近管理借还书籍的案台前,向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