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战事(一)(3)
作者:小说三两页1      更新:2023-02-14 02:52      字数:4621
��将来杨明远试久了自然会清楚,猎隼当然不愿与他费话。

  百字经仍是108个字,杨明远如此念了三百遍是为了记得更牢些,自以为一举两得,凉快后大声喊道:“林上达,给大伙来一段梆子!”林上达是家丁部队的帐房,以前学过皮匠,原是个六指断腿拄拐棍的料。

  林上达是这里年纪最大的一个,是位本过年就要四十岁的光棍“残疾老头”,闯了大半辈子江湖突然遇上了仙家,不仅年轻了十余岁恢复了健康,连他几十年的童子身都给破了。

  对于这条捡来的命,按他的话说是“给寨主当两辈子牛马都难于为报的”,只是能说会唱“整天掉在钱眼里的人”未必会受杨明远信赖。按李悦的话来说,“让这种小家子气的人做掌柜,生意多是做不大得多。”

  这是一群最幸福快乐的出家人,难得见到空主高兴,不等林上达起头,大伙便高声唱起家丁队伍特有的河南梆子,这是一个时下很流行的乔段。

  队伍的气氛虽然欢快,杨明远却不轻松,得到的探报得知,正处盛世的东吁王廷并不是病猫,一个月来已经在筹备对兴达汉人杨姓土司的作战准备。

  大威德明王一直在劝杨明远息兵,他知道这次金巧云会因为杨明远而结束这个通道的继续轮回,带过来的一切会对这时代的局势造成严重的影响,那个轮回通道就无法再收回。这意味着金巧去再也不能通过这个变速通道大把大把地赚银子,最多只有十六年也就是十六天的银子还能赚取,之后便重合于1638年12月12日,农历十一月初八。

  江右的班弄小镇一片火海,莱莫大土司及其族人家兵都已坐船逃到了对岸,那里还有数几东吁军队,联集木邦土司兵足有一万的部队。

  “噢,大条了,东吁王竟然购置的枪炮!”杨明远虽然早已知道,仍然装模作样地用望远镜观察了半天,大声令道:“全军受杨明仁将军节制,攻下兴威城后才算功成!”

  这次作战的目的是为了孟密的宝井(石油),而兴威是保障孟密的前哨。只要在这里有口油井,就算不是太多也能够给这些现代武器寻得借口,不然到这里做山大王又有何用。

  萨尔温江由北至南在班弄拐了六公里长的湾,不管进攻还是防守,已方一千六百多人的部队显然太过单薄,只有凭着75mm步兵炮的威力进行远距离不间断的威慑。

  明智一直配合着明仁训练部队,上阵时却没有领兵的军权,只有混在僧兵中过过隐,说道:“两门75炮太少了!杀伤力还不如重机枪强。”

  杨明远瞪了一眼说道:“去西边沿江看看,训练几日带着僧兵过江!到兴威只不过70多公里,能打过江去就是大胜。”再往南是佤族土司集中地,往西有萨尔温江挡着,目前重要的不是土地而是石油。

  两军开始隔岸对峙,冷热兵种进行防御与进攻深习,炮声不断,缅军却因洋炮射程有限,远远地退避连六门红夷大炮都来不及拉走。

  枪炮数量射程上的优势与末曾一见的战壕土工,第四天下午缅甸军队派人过江谈判。表示同意杨氏土司的领主地位,并把麻粟坝一带的土地赐予杨姓土司,当然还规定了作为土司的职责与权利。

  谈判进行了很久,却以人员伤亡为借口不愿对战事作出钱粮上的赔偿,更不愿每年纳贡十万石粮食的小要求,并试图借谈判之机欲将对岸的大炮抢运回去。

  杨明远一直坐在车内看书,王姬坐在一旁替他泡着普洱茶,近六百年的普洱陈茶是这段时间三兄弟的最爱。淡淡地对坐在前面的高攀龙几名内侍道:“留住缅方人过夜,晚上与景宗真大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