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沙漠绿洲与卧牛山(2)
作者:小说三两页1      更新:2023-02-14 02:52      字数:4618
  因为杨明远治下的人对异域大明都不熟悉,当时朱慈焯派了五员重生将领过来,其中的戚继光、蓝玉是明代大将,只有戚继光对大明现状最熟悉。戚继光是首位在日月岛重生的明代将领,忠于大明出兵之心最炽。戚继光是朱慈焯见了最头疼的臣子,刚她借机送给了杨明远的援明军,遂了大明忠直之士的心愿。

  “募义兵勤王抗辱”的口号原是广陵寨寨主李年所发起,隋德国与广陵寨“结义”之后,才资助钱粮扩增至二十二万援明抗金部队,准备出征的十万精兵还不在援明军的上报义兵之内。

  杨明远原打算把这十万精兵运送至锦州以东,直接进军辽东沈阳,这样便能很快结束入塞清兵的暴逆掳掠。更是为了能在辽东占一块登陆点,为接入快速通道提供根据地,也是为了能够抢在朱慈焯前面收复辽东,破坏他今后的“先占辽东,进而吞并整个大明”的战略意图。

  金巧云显然看到了这次援明抗金作战的经济利益,这个诱惑确实很大,杨明远听了笑笑道:“是不是巧云姐已经决定了?”

  金巧云听了很欢喜,其实之前她不知道有这个运兵合,“黑吃黑、缓出兵、大发横财”也是李悦知道这个消息后,在上半夜两人会面时商讨的结果。她俩是穿越者,比杨明远更清楚清兵这次入塞的巨大收获。

  金巧云听了嘻嘻一笑,摇晃着身体在杨明远肩头靠了靠,一副小女人的模样,坐正了娇声嚷道:“巧云姐哪里想得出这赚大钱的买卖,是李悦刚刚跟妾身提及,赚这么银子和人口又哪有这般容易?”小明王神能再大也不便施之于无知凡身,赚这一大笔财富仍需军事实力作基础,更需要四十万明军的尽力协作。

  杨明远需要与两妃亲热,又要准备布雨,听了便提着大铁箱站了起来,说道:“你俩选回秘境,我把运兵秘境放后面的山谷中去,明天下午让他们出营训练。还得跟各位将领熟悉熟悉……”五万新军昨天傍晚刚进去,估计需要二十多天的夜行军,他有足够的时间与南明骑军的将士们熟络。

  “漓江山水风景区”南侧沿耕种区隔有条二百米宽的大运河,运河之南与都城平台相对有块南凸的山水湿地(卧牛湖公园)。与卧牛山相距一公里余有座仙女峰,峰底水溶洞与一片往东的湖岛陆地将建一个水陆通道枢纽。

  这个枢纽将设多个对外通道,不仅能接通绿色围城外东西的森林边缘,还能接通神明德国大洋洲联邦的各大城市与周边大岛。

  从这个枢纽往东不远便是都城的水陆交通中心,中心码头往东三公里有座天然石桥,名曰“卧虹桥”,卧虹桥沿着运河向北延伸二十余里。卧虹桥跨过运河十字交叉口,往北进入山水湿地,是三个入口之一,往南的运河连接都城北郊中心码头与都城东客运码头。

  将来都城中横大街东西环路之外各有一个码头,东面的码头在大路之北,西面的码头在大路之南。从这条横街上笔直向西望,大街中线刚好对着高高斜起的一个牛角尖,大家习惯将这条大横街称作“牛角街”。

  中心码头东北的卧虹桥,青石桥面宽三十丈有余,厚度三丈有余,底下有秀山奇石天然支撑,每个孤跨在三百丈左右。卧虹桥西侧是运河、往东陆地林木耕地,两侧石崖上挂满了绿萝蔓,这是附近进入山水湿地的唯一陆路出入天桥。

  另外两个湿地水路出入口各在东西八十公里左右,距都城八十公里靠近大运河会有此境的第二个城市,这是个工业城市,企业多与畜牧业有关。再往西十公里会出现一个大型生态发电厂,主要燃料是生活垃圾和牲畜粪便。

  往北过桥后是二十余丈宽的盘山砂泥路,路面长满了杂草,一边是绝壁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