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五两银子(2)
作者:
风中的失落 更新:2023-01-29 02:47 字数:3212
吴庆超没有在家,申时就看不见人,谁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
“帆徽,听说你要到县城的吴氏学堂去读书了。”
“是的,爹昨天送我到学堂去,已经见过先生了。”
“嗯,不错,好好读书,为村里争光,你要知道,几十年时间,村子里仅仅出过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啊。。。”
王振贵嘴里所谓的真正的读书人,就是指举人以上身份的读书人,取得举人以上功名之后,才能够进入朝廷和官府做官,才算是有出息的读书人,秀才是无法进入官府为官的。
王振贵的这些话,让吴帆徽很是吃惊,在他接收的记忆之中,没有这样的事情,家里人从来都没有说过,按说村子里出了考中举人或者是进士的读书人,那是全村的骄傲,这样的人会被口口相传的,为什么他不知道。
王振贵准备再次开口说话的时候,吴庆超进来了。
看见王振贵,尽管吴庆超的脸上带着笑容,但笑容很是勉强,这让吴帆徽想到,王振贵刚刚说的那番话,吴庆超一定是听见了。
见到吴庆超回来,王振贵转移了话题,无非是勉力吴帆徽好好读书的。
寒暄不过几分钟的时间,王振贵就离开了。
关好了门,吴庆超转身看着吴帆徽,叹了一口气,从怀里拿出来一个裹好的棉帕。
棉帕打开之后,吴帆徽的眼睛眯起来了。
棉帕里面竟然是大大小小的碎银子。
银子的表面颜色有些暗了,明显是存储很多年,稍微有些氧化。
银贵钱贱,这年月银子是非常稀罕的钱财,马鞍山村的绝大部分农户,一年到头都看不见银子,一户人家拼命的做事情,全年能够积存一两银子就很不简单。
吴帆徽储存的历史知识表明,明朝中后期,二十两银子就是一户雇佣丫鬟下人人家一年的开销,七品知县一年的俸禄为四十五两白银。
一两白银可以购买两石粮食,而一石粮食相当于几百年后的一百八十八斤粮食。
如此折算,一两白银相当于几百年后的七百元钱左右。
但这仅仅是以粮食作为参考价格核算的,实际上明朝一两白银所能够买到的物资,远远超过几百年之后的七百多元钱。
当然,明朝末年灾荒频频,粮食异常金贵,银子的价格肯定是贬值了,至于说具体贬值多少,需要吴帆徽去了解。
不管怎么说,家里居然能够拿出来这么多的碎银子,吴帆徽怎么都想不到。
“帆徽,这里是五两白银,我本来想着到县城之后交给你的,你在学堂读书的时候用,不过县城里面不安全,要是被谁看见了,会惹出事情来的。”
“银子你一定要收好,不要让外人看见了,我还给你准备了五百文钱,一些小的开销不要直接拿银子出来付账,你从未用过钱,不知道银子的价格,我告诉你,现在一两白银可以兑换一千二百文钱,不是官府公布的一千文钱,你要记住了。”
“家里的事情,我都安排好了,你不用操心,安心读书,这些银子是你半年的所有开销,县城不比村里,时时刻刻都要用钱,出门在外,不要委屈了自己,更不要让人看不起。”
吴帆徽第一次真正感动了,尽管说吴庆超这些话,听起来不是那么感人,但这是父亲对儿子发自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