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乡试(2)(2)
作者:风中的失落      更新:2023-01-29 02:52      字数:3054
; 吴帆徽没有急于动笔,第一场考试三天的时间,供思考的时间很多,乡试的文章,讲究的是一气呵成,写一部分停下来思考,接着再写另外的一部分,那是不成立的,而且字数上面有严格的要求,一千到一千五百字,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

  乡试遇见这样的考题,应该说很多的考生第一感觉是高兴的,认为这篇八股文不难写,甚至有人可能是非常得意的,急于开始动笔,因为满脑子都是圣贤的教诲,但真正有认识有身后底蕴的考生,马上会感觉到困难,越是简单的题目,后面蕴涵的学识越多。

  穿越的吴帆徽,不仅仅是几百年之后重点大学的大学毕业生,而且身为在特殊部门工作的公务员,且喜爱历史,接触的这些方面的东西就更多了。

  如何将这些认识融合起来,写进这篇至关重要的八股文之中去,是吴帆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时间是足够的,当下需要做的,就是归纳融合诸多的认识,让其能够有效的结合起来,真正融入到文章之中。

  穿越两年多时间了,吴帆徽当然知道有什么禁忌,哪些话可以说,哪些话不能够说,什么内容能够写进文章里面,什么内容不能够展现出来。

  足足一天时间的思索,吴帆徽没有动笔,这种情况是非常少见的,就连巡淖官,都好几次注意吴帆徽了,想必是认为这个年轻的第一考场第一号考棚里面的小三元,为什么整整一天的时间过去,都没有动笔。

  翌日一大早,醒来的吴帆徽,神清气爽,他终于开始动笔了。

  这篇八股文应该避免哪些方面的禁忌,重点应该说一些什么事宜,吴帆徽脑子里已经酝酿成熟,动起笔来就顺畅很多了。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这副对联,就是吴帆徽整篇八股文的核心,涵盖了整体的思想,既要求官吏要爱护百姓,也强调了地方官吏之重要,可谓是面面俱到。

  文章之中,吴帆徽巧妙的对如何为官提出了要求,他不会说的太过于明显,毕竟他从未做官,也就是十五岁的年纪,要是在文章之中教导他人如何做官,岂不是惊世骇俗,至于说那副对联,倒是好解释,毕竟对联通俗易懂,虽说没有太多的文采,可说的都是大实话,若是注意地方上的事物,倒也是能够想出来的。

  文章写完之后,吴帆徽仔细看了好几遍,他自己都感觉到,这是穿越以来写的最好的一篇八股文了,若是这篇文章还不能够引发考官的注意,那真的有些冤枉了。

  接下来的第二场和第三场考试,吴帆徽的表现就从容很多了。

  第二场考试是一篇判词,第三场考试的策论,与第一场的内容差不多,也是有关地方民生以及个人修养方面的,这些东西写起来就轻松一些了。

  其实不仅仅是吴帆徽,考场里面其他的考生,此刻感觉到的同样是轻松,若是认为自己第一场考试的文章写的很不错的,情绪大都是高昂的,面对第二场和第三场考试,也是能够轻松应对的。

  唯一让吴帆徽恼火的就是自己煮饭,贡院倒是准备了木炭和火盆,可需要做饭的时候,还要自己生火,其实考生到贡院来参加考试,很多都是带着麦饼来的,干枯的麦饼可以存放不短的时间,吃的时候,在火上烤一下就行了,吴帆徽的要求高一些,还带来了小米,总是吃麦饼有些顶不住。

  最后一场的考试结束,收拾东西的时候,吴帆徽仔细看了自己呆了十天时间的考棚,棉被已经折叠的很规矩,考棚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