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殿试(2)(2)
作者:
风中的失落 更新:2023-01-29 02:54 字数:3134
��,犯上作乱,迫我边疆,敌不灭,兵不可撤,饷不可减。
今欲灭敌恢疆,何策而效。
且流寇久蔓,钱粮阙额,言者不体国计,每欲蠲减。
民为邦本,朝廷岂不知之,岂不恤之。
但欲恤民,又欲赡军,何道可能两济。
即屯田盐法,诚生财之原,屡经条议申饬,不见实效,其故何与。
至于漕粮为三军续命,马匹为战阵急需,折截挂欠,遂失原额,其道何复。
今虽东虏猖獗,河套有可复之机,边外尽可作之事。
但难于东虏窥伺,朝野匮乏,近降夷继至,作何安插。插套连合,作何问破。
流贼渐逸郧广,海寇时扰浙闽,剿灭不速,民难未已,兼之水旱频仍,省直多故,作何挽回消弭。
又唐、宋曾以武臣为中书令、枢密使、文武似不甚分。
我太祖高皇帝曾以直厅为布政,典史为佥都,今奈何牢不可破。
尔多士留心世务久矣,其逐款对答毋讳。
朕将亲览焉。”
看了皇上亲自出的这道策论试题,吴帆徽的头都大了。
皇上这是大杂烩,将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了,这里面包括了御寇、安民、宗禄、兵饷、灾荒以及兵患等等,每一件事情,都威胁到大明王朝的生存,也难怪皇上不过二十一岁的年纪,居然显露出来沧桑的气息,任何人遇见这么多的事情,不疯掉算是好的。
不过皇上也够奇怪的,要知道参加殿试的贡士,根本没有进入朝廷做事,对官场上的事情不清不楚,而且也没有什么实际从政的经验,能够提出什么合理化的建议,怕是真正遇见这些问题,脑子根本不够用,腿都要软了。
拔苗助长,病急乱投医,这恐怕就是皇上真正的心态了。
想想这些贡士,肯定是用四书五经来解决这些问题,什么正人先正己,什么以仁德治理天下,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一大堆的废话,实际的有用的建议一个都没有,
此刻吴帆徽想到了明末大儒刘宗周。
刘宗周被皇上再次启用之后,提出了慎独的观点,希望通过内省的功夫,收拾人心,使人人向善,跻于道德之域,以解救世道之祸。
而刘宗周提出的慎独之观点,是专门针对皇上的,要求皇上首先做到慎独,以感化下面的文武大臣。
吴帆徽感觉到可笑,刘宗周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放之四海皆准,可惜在当今形势之下,告诉皇上这些治理的办法,颇有些涸辙之鲋的味道,明明是一条快要渴死的鱼,给一些水就能够活下来,却还准备去引来河水,那个时候鱼早就成为干鱼片了。
穿越的吴帆徽当然知道,皇上提出来的这些问题,的确有解决的办法,但那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打破目前的很多桎梏,需要从制度上入手,才能够彻底解决问题。
不过这是不可能的,且不说皇上是不是赶下决心,就算是下定了决心,身边没有栋梁之材,也是找死的节奏,怕是大明江山灭亡的更快。
比较起来说,万历年间的张居正,就是此等的人才。
退一步说,若是要临时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一个字,钱。
有钱才好办事,有钱才能够救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