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试(3)(2)
作者:风中的失落      更新:2023-01-29 02:54      字数:3105
��斥的。

  第二个方面就是赋税的事宜,这一部分很难写,土地兼并,商贸赋税几乎没有征收,百姓的负担日益沉重,朝廷捉肩见肘,无钱可用的局面非常的明显,改变这一切的最好办法,就是废除士大夫阶层的特权,官绅一体纳粮,同时开始大规模的征收商贸赋税,如此就能够在短时间内集聚大量的财富,一旦有钱有粮,皇上提出的问题几乎都是可以解决的。

  可惜这方面根本就不能够写。

  吴帆徽只能够另辟蹊径,他提出来一个全新的思路,那就是从钱庄的角度出发解决问题,朝廷在需要应对大规模的灾荒、大规模的战斗之时,通过钱庄来周转钱粮,从钱庄借来的钱粮,通过赋税分年度予以归还,且给以钱庄一部分的利息,这样就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迅速获得大量的钱财,安心解决出现的问题。

  吴帆徽还从开源节流的方面分析了赋税的问题,开源节流是两个方面,重点还是在于开源,只有让赋税这个饼子愈发的大了,才能够满足日益增加的开销,通过节流的方式,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管如何的节约,总体收入不够的时候,节约产生的效果微乎其微。

  如何的开源,吴帆徽没有提出来建议,只是泛泛而谈,他无法提出来真正有作用的建议。

  这是非常可悲的局面,吴帆徽只能够强压内心的躁动。

  殿试策论文章一般都是在一千五百字到两千字左右。

  吴帆徽的策论文章,刚好过了一千五百字,达到了要求。

  春末夏初,北方的气候还是有些凉爽的,可吴帆徽的后背都全部汗湿了,额头上也时不时的冒出汗滴,这篇文章过于的耗费心神。

  明明有最好的办法和建议提出来,却不能够说,明明可以趁着这个时候,写一篇足以流芳百世的文章,却不敢奢望,这样的考验,常人哪里能够承受。

  皇上早就没有在建极殿了,剩下的就是翰林院和国子监的官员监考。

  午时,御赐的一碗小米饭和一碟青菜,就是诸多贡士中午的生活,包括那些考官,也和诸多的贡士一样。

  皇上可真的是煞费苦心,不管朝廷如何的缺钱缺粮,不至于供不起三百多贡士一顿生活,看样子皇上是想着通过这顿饭,告诉诸多的贡士,粮食来之不易。

  可惜这样的教诲,几乎没有什么作用,要知道诸多的贡士,绝大部分都是出自于士大夫家族,锦衣玉食早就习惯,期盼通过一顿御赐的饭菜来改变认识,无异于痴人说梦。

  时间终于到了酉时,绝大部分的贡士都已经交卷。

  吴帆徽没有在前面交卷,他不着急,写下的文章他已经看过不知道多少遍,将其中的细节都记得很清楚了,他的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用人方面提出来的不拘一格降人才,赋税方面提出的借贷钱庄,都是非常新颖的观点,特别是借助钱庄解决燃眉之急的建议,就是几百年之后银行的雏形了。

  至于说诸多的阅卷大人,以及皇上是不是能够理解,那就不是吴帆徽可以把握的。

  鸿胪寺的官员等候在建极殿的外面,每一个考完的贡士,都会被带着离开紫禁城。

  四月二十五日举行的传胪大典,以及四月二十六日的恩荣宴,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早就告知了诸多的贡士,不过离开建极殿的时候,鸿胪寺的官员还是会再次的强调。

  吴帆徽离开建极殿的时候,身后跟着的是刘金惟和刘士阶两人。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