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雪(2)
作者:风中的失落      更新:2023-01-29 02:55      字数:3105
终于开始劫掠百姓,于是一场震惊大明王朝的兵变,在这个严寒的季节出现了。

  在吴帆徽看来,构筑大凌河城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凌河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构筑完成之后,对后金鞑子是巨大的威胁,只要明军牢牢守住大凌河城,后金就不敢轻易的进攻锦州、宁远等城池,关外这一带也就能够得到暂时的安宁。

  其实构筑大凌河城,是内阁大臣孙承宗的提议,只不过朝中某些人清楚,直接攻击孙承宗得不到皇上的支持,于是将矛头对准了兵部尚书梁廷栋,导致了后面一系列战斗的发生。

  朱天麟的认识,让吴帆徽心情有些沉重,看来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辽东和关外的局势,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战略眼光的,熟悉辽东局势的孙承宗致仕,辽东巡抚邱禾嘉没有自主的认识,一切以朝廷决定为主,辽东的猛将祖大寿、祖泽润等投降,被誉为辽东三杰之一的何可纲,被祖大寿斩杀,宋伟和吴襄被罢免,辽东和关外已经陷入到一盘散沙之中。

  陕西和山西的局势也不好,三边总督杨鹤被裁撤戍边,流寇得到喘息,势力愈大的壮大,陕西、山西、宁夏等地的巡抚,各自为政,只要流寇没有在自己的境内闹事,就不管不顾,朝廷委派洪承畴暂时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可洪承畴承担西北边防的重任,根本无法分身,这就导致朝廷剿灭流寇的布局,同样是一盘散沙。

  皇上和朝廷将要为这一系列的失误,付出惨重的代价。

  朱天麟之所以在吴帆徽的面前如此的分析,就是想着吴帆徽年底就要赶赴京城,若是皇上在询问道大凌河城战斗的时候,吴帆徽能够表露出来这些观点,得到皇上的赞誉,那么吴帆徽一定会记得他朱天麟,要知道在地方上担任知县,这辈子很难有见到皇上的机会,而身为翰林修撰的吴帆徽,则是很容易见到皇上的。

  吴帆徽内心的想法,朱天麟不清楚,也不需要弄清楚,他需要做的就是给吴帆徽留下深刻的印象,让自己也如同前任知县卢为标一样,能够被调到京城去。

  这期间,吴帆徽很少开口说话,在朱天麟看来也很正常,毕竟吴帆徽正在休假期间,不清楚朝廷里面的事情,到凤翔府去定下亲事,耗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恐怕想到的全部都是自身的亲事。

  吴帆徽在朱天麟的面前,什么都没有说,不过回家之后,他开始写奏折。

  奏折的主要内容,他早就想好了,关乎自身的未来,吴帆徽是经过了长时间深思熟虑的,大明王朝已经在急速的衰败下去,他必须要努力了,不可能跟随这个衰败的王朝一起陨落,前面的路很艰难,但是也必须要一步步走下去。

  是不是能够成功,吴帆徽不敢过早的判断,不过他必须努力,不能够停下脚步,他需要尽最大的努力,一步步的达到目标。

  闰十一月十五。

  一场罕见的大雪来临,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足足有两天的时间,米脂县被白色的大雪覆盖,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几乎没有谁出门,全部都是在家中。

  吴帆徽没有在家,他正和李勇等人,骑马在官道上疾驰,身后是诸多的斥候与骑兵,不要说下大雪,就算是天下下刀子,吴氏家族的护院也是要训练的,而且这种气候条件之下的训练,更加的能够磨练护院的意志。

  没有一个人叫苦,毕竟吴帆徽都亲自参加训练了,人家是状元、翰林修撰,哪里需要吃这些苦,开年之后就是要到京城去的,就是陪在皇上身边的。

  这些日子,吴帆徽一直都有些沉默,很好开口说话,李勇等人也不好随便开口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