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适应(2)
作者:
风中的失落 更新:2023-01-29 02:55 字数:3066
票拟草稿等等,但是接近半年的时间,过去,陈于廷草拟出来的票拟草稿,还是带着浓厚的书生气息,让周延儒不满意,可是吴帆徽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正月初九在乾清宫,皇上口谕让吴帆徽在文渊阁当值,没有任何人教授,也没有任何的适应期,吴帆徽从进入文渊阁当值的第一天,就开始了忙碌,而且不到十天的时间,周延儒就要求其开始起草票拟的草稿。
内心里面,周延儒也是想着让吴帆徽知难而退,若是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他就可以向皇上提出要求,让陈于泰再次进入文渊阁当值,至少能够与吴帆徽两人轮流当值。
可是吴帆徽表现出来的能力,不仅仅让周延儒吃惊,也让包括温体仁在内的所有内阁大臣吃惊,其起草的票拟草稿,几乎不需要太多的修改,完全符合公文的要求,而且能够抓住重点,丝毫不显得啰嗦。
好几次票拟的草稿,周延儒打算修改的,却感觉到无从下笔,该说的事情里面都说清楚了,该重点强调的地方也强调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吴帆徽起草票拟草稿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每次内阁大臣商议的诸多事情,他都能够在两天时间之内,拿出来所有票拟的草稿。
这样的人才,就算是周延儒内心有偏见,也是绝对认可的,至于说让陈于泰到文渊阁当值的事宜,周延儒闭口不提了,好几次陈于廷说起此事,周延儒都含糊过去了。
温体仁更是高兴,吴帆徽这个殿试状元,是他坚持下来的,现如今其展现出来非凡的才能,做事情如此的干脆利落,说明他温体仁是真正发现人才了。
内阁其他的大臣,对吴帆徽也是赞不绝口的,这表现在他们态度的改变上面,每次来到文渊阁议事,都是会和吴帆徽打招呼点头的。
吴帆徽却想不到这些,也关注不到这些,他关注的重点,还是三个方面,其一是辽东局势的变化,大凌河之中以后,辽东暂时稳定,没有什么重大的战事,这倒不是说后金鞑子已经开始安歇,而是后金皇太极将主要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蒙古草原,以及内部的整治和稳定方面,来不及想到辽东的事宜。
其二是农民起义军的事宜,这恐怕是目前朝廷最为头疼的问题,三边总督杨鹤被削籍戍边之后,这个职位一直暂时空缺,内阁的意见,包括皇上的想法,是打算让延绥巡抚洪承畴出任这个职务的,也有人反对,认为延绥巡抚洪承畴,承担的是西北边防的重任,不能够随便抽调,不过争论最终还是以皇上的决定为准,五年正月,皇上下旨,洪承畴出任三边总督,兼任延绥巡抚,主要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
其三就是登州兵变的事宜,这是吴帆徽最为关注的事宜。
孔有德反叛之后,新上任的山东巡抚徐从治,以及登莱巡抚谢琏,以通州总兵改任山东总兵的杨御蕃等等,迅速赶赴莱州城,他们担心孔有德下一步就是进攻莱州府城。
按照皇上和内阁的安排,山东巡抚徐从治是整体负责剿灭叛军事宜的,也就是协调山东、登莱等地,以及其他地方调遣的军队等等。
莱州府城距离登州府城只有二百六十里地。
徐从治和谢琏等人的分析没有错,孔有德很快开始进攻莱州府城,而登州到莱州沿线的城池,早就被其拿下。
孔有德和耿仲明等人毕竟是在皮岛与后金鞑子厮杀过的,他们深知战机的重要,他们麾下的叛军,以最快的速度包围了莱州府城,而山东巡抚徐从治、登莱巡抚谢琏等等,全部被围困在莱州府城,无法撤离了。
由此,山东巡抚徐从治全面协调指挥的事宜,也就不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