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苏州大火!(3)
作者:
庄不易 更新:2022-10-12 03:08 字数:4777
这么做,倒不是想对精武军不利,他们现在压根没那个胆子,也没那个想法,他们这么做,实在是执行巡抚大人的既定策略。</p>
早在之前,徐有壬就调张玉良的部将马德昭来重新布置苏州城防,有鉴于苏州城居民太多,马德昭就建议烧毁城墙边上的民居,特别是东门的民居,以利于防守。</p>
徐有壬听从了这个建议,并下了三个命令,那就是“首令民装裹,次令迁徙,三令纵火”。</p>
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把城门,特别是阊门一带直面太平军的地方来个坚壁清野。</p>
具体而言,就是提前在这这一带布置好引火之物,并让本地的居民提前打包好包裹,没事儿则罢了,一旦发现太平军出现,就立刻迁徙本地的居民,然后再放火烧民居。</p>
坦白说,就战术性防守来说,这个方案是一点也没错的,虽然对城门边的百姓略有点残酷,要烧他们的房子,但提前安排的话,能少伤不少性命,也能减少损失。</p>
毕竟真的打起来的话,攻城战往往都是惨烈无比,城门边的民居肯定受创最严重,那时候再跑,就没那么容易提前打包准备了。</p>
然而,计划虽然好,但他们忽视了民众的撤离意愿,更忽视了清军的纪律。</p>
就算在后世,居民的搬迁行动都是困难重重,何况这是在清朝。</p>
此时的老百姓在没有到火烧眉毛的时候,往往是不会主动抛弃房产撤离的;而张玉良带来的清军也没那么好脾气,压根不会什么文明性劝离,他们只会硬干。所以,原本有序的纵火,一下子变成了清兵的纵火抢劫,结果让阊门一带的百姓死伤无数,苦不堪言。</p>
这个时候,阊门一带已经是一片混乱,如果不是滔天的大火太过厉害,太平军又远来疲劳,加上另有方案,要是他们此时抓住机会趁势攻城,说不定真能一击而下。</p>
就这样,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这期间,天空虽然一直阴天,但却一直没有下雨,结果导致火势越来越大,最终把阊门至胥门一带沿城房屋夷为平地,在此期间,清兵肆虐的笑声不绝于耳,百姓号哭之声更是直震天际。</p>
这三天,太平军一直在城外三里处休整,眼睁睁的看着阊门一带的大火焚烧,一点动静也没有。</p>
至于驻扎在虎丘的精武军,虽然都义愤填膺,但在严格的军令下,加上火势太大,也只能咬牙切齿的静静的看着这一切,根本对此无能为力。</p>
的确是无能为力,因为这时期的民居大都是木质,如果是提前准备的大规模人为纵火,一旦大规模起火,那么在这种火势下,是不可能用人力灭火的,只能等火焰自己散去。</p>
而因为大多数百姓都没有提前撤离,所以这期间的死伤更是无法计数,其中大多数都是混乱中被踩死呛死,真正被烧死的反而是少数。</p>
三日大火,把曾经繁华盖世的阊门商业区焚烧殆尽。</p>
包括阊门到枫桥寒山寺的上塘街,阊门到虎丘的山塘街,阊门到胥门的南濠街,乃至城内的西中市等等,转眼之间全都化为灰烬!</p>
期间,城内外过万户民居被烧成灰烬,近十万苏州市民无家可归,时人曾作《姑苏哀》:“清军十万仓皇来,三日城门闭不开。抚军下令烧民屋,城外万户成寒灰。健儿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