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你什么时候建国称帝?(5)
作者:
庄不易 更新:2022-10-12 03:09 字数:7580
>
“什么意思?”</p>
“意思就是说,你既然在十九世纪的中国强行扶持了个商业资产阶级出来,而这个新权贵也已经站起来了,还具备了这么强的攻击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还不登基称帝,大家都会不安的。”</p>
“大家都会不安?”</p>
“没错。”张信达点点头道,“你那个新政府的新权贵阶层都是什么人呢?是中小商人,是衙役,是胥吏,是工匠,是佃户!这些人在清朝,不对,是1860年的中国,都是下等人,都是长期遭受鄙视的人群,而他们自身也有各种各样的恶习陋习。这批人上台了,反攻倒算的能力一点也不可忽视,这就是一团火,如果不小心对待,真的会惹火烧身啊。”</p>
“我有军队,不用怕。”李永吉淡淡的道。</p>
“就是有军队才麻烦。”张信达道,“军人对荣誉跟利益的渴望一点也不差,甚至更强。你现在跟拿破仑有点类似,都是新权贵的代言人,新权贵迫切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主宰,来保护他们之前通过各种手段获得的财富与权力。在中国,只有皇帝,只有至高无上的皇帝,才能做出这种保证。</p>
也就是说,通过那次打击反动派的行动,旧官僚旧地主跟你之间就算不是势不两立,那也是仇恨满满,不比仇恨太平天国差,你能依靠的只能是新权贵。</p>
同时呢,新权贵为了保证自己的既得利益,也需要一个主心骨,需要一个新方向。</p>
你成为皇帝,就说明没有退路,要全力以赴争夺天下,是向天下展现了你的气度与野心,大家就会自动的团结一致跟随你,甚至那些骑墙派也会选择跟随你。</p>
可如果你一直这么拖着不称帝,大家就会忐忑不安,怀疑你的魄力,怀疑跟着你是否值得,怀疑最后还是会被打回原形。</p>
古代有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那些高筑墙缓称王的策略,是在自己实力不足的情况下的潜伏,可现在明明你的实力更强,或者说看起来更强,那么你就需要强化这种强悍,让大家看到你的实力与野心,这样才能消除歧见,团结一致奔前程啊。我这么说,你能理解么?”</p>
“你当初不这么说的啊。”李永吉摇摇头。</p>
“当初?当初我特么哪有现在的实力跟眼光。”张信达道,“人是会变的,随着地位的不同,心态跟眼光也会变。比如我现在做的很多事情,你以为都是一帆风顺,平平安安?告诉你,我在这里也遇到过很多危险,一开始我也害怕,可后来也就那样了。”</p>
顿了顿,张信达又道:“这人啊,都是逼出来的,我这样,你也是一样。你现在兵精粮足,又民心所向,军队听你的,政府听你的,老百姓听你的,甚至连洋人也看好你,基础这么好,你干嘛不称帝建国?知道么,很多事情你建国跟不建国完全是两样,比如跟洋人打交道,你建国后,就可以互派大使,话语权都不同。还有贸易,你建国后,以政府名义做生意,跟自己做生意又是两码事。</p>
其他的好处我就不说了,总之一句话,既然走到如今的地步了,你还在怕什么?干脆建国称帝,平推天下吧。先把天下打下来,或者至少打下一半,然后再集中精力搞建设,你现在这样一会儿军事一会儿经济一会儿又搞工业,我也很累的知道么?”</p>
“呵呵,看来这才是你的主要目的。”李永吉笑了笑,“是不是最近搞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