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科举改革(一)(3)
作者:庄不易      更新:2022-10-12 03:09      字数:8766
有八股文,后面还有别的科目,比如明经跟明法也是要考的,但到了满清,就只看八股文,再也不论其他了,久而久之,后面的科目根本就形同虚设。所以明朝的八股取士,是假的八股取士,只是比较重视八股而已,但满清却是纯粹的八股取士,性质是不同的。”</p>

  听到王韬这么说,李永吉摇摇头,却不再说什么。</p>

  因为据他所知,其实明朝的考试制度跟清朝基本一样,也是有其他的考试项目,但也只看八股文,并以八股文的好坏取士。不过时间过去这么久,满清又一向喜欢涂改历史,不但明朝好的地方被涂改了,坏的地方也被涂改了,王韬不知道明朝的实际情况,只凭着一星半点的史迹自己猜测,也情有可原。</p>

  “鞑子的八股取士只看八股经纶,再加上残酷的文字狱,其目的就是要禁锢我辈汉家儿郎的思想,让我辈汉家读书人只会坐井观天的蒙头死读四书五经,只知道愚忠鞑子皇帝,却再也没功夫博览群书,回头看历史,抬头看世界,其用心险恶,无以复加。要不然,为什么他们满人就可以不用科举便可以做官呢?</p>

  所以说,满清的科举制度,是鞑子故意引入歧途,目的就是让我们时代为奴,只要稍加改革,把科举取士的制度稍微一变,去掉广大士子身上的枷锁,让他们能够重新开眼看世界,那他们必然能够成为大人最重要的助力!”</p>

  “那么你有什么具体的建议么?”李永吉问。</p>

  “很简单,把科举回归本来面貌,改回以前的考试方法,就是不但只考进士科,不是只看八股文的好坏,还要同时考明经(经义)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数学)这些科目,另外还要加上格物科(物理化学),然后呢,每个科目都给考试的学生打出一个分数,最后加起来,以综合分数最高者取胜。”</p>

  “嗯,这个办法倒是挺有意思。”李永吉点点头,他这个各个科目都学,然后以总分高低取士的方法,不就是类似后世的综合考试么。</p>

  “还有。”王韬继续道,“东主不是注重格物跟明算么?这个简单,只要把这几门科目的分数提高,加大这几门课的分数所占比重,那不用您自己催促,天下士子自己就会努力学习格物与明算,而士子的底子要好很多,不比培养那些工匠之流好的多?”</p>

  “怎么,你是对我让工匠进入大学学习不满?”李永吉笑了笑。</p>

  “不是不满。”王韬道,“我也知道,东主您设置大学,是为了学习西学,这没错,不过做事不能矫枉过正。西学虽好,但到底只能为用,不能为体,我泱泱华夏,还是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才好。所以这新式大学,也不能只教导西学,还应该教导华夏传统的诗书,也不能只招收工匠商贾,更应该给士子一个机会。</p>

  东主,我的确是在为士子求情,但其实我只是希望您给他们一个机会。给他们一个可以重新跟商贾工匠在一起公平竞争的机会,而不是一味的打压他们。</p>

  您自己也说了,人才最难得,人才最宝贵,当今天下,还有谁是比士子读书更多的?他们只是一时被蒙昧,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只要打开他们身上的枷锁,他们必然能够为东主所用,必然能够为我中华的崛起起到一份重要的力量。</p>

  东主。请您三思啊!”</p>

  说到最后,王韬郑重的给李永吉跪倒在地,砰砰砰的磕了三个头,那样子别提多慷慨激昂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