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5 划地盘(2)
作者:
鲇鱼头 更新:2021-12-04 19:08 字数:4099
; 前文解释的很清楚,罗斯福是美国资本推到台前的代言人,美国是否参战罗斯福说了不算,摩根和洛克菲勒们说了算。
所以这明显就是托辞。
当然也可能不是。
有些事很难用常理解释的。
关于“巴巴罗萨计划”,俄罗斯人并不是一无所知。
在“巴巴罗萨计划”开始之前,莫斯科连续获得多份内容极其详尽的情报,情报里不仅提供了德军“巴巴罗萨”计划的详细情况,其中包括进攻的日期,以及德国三个方面军坦克的精确数量,甚至连集团军高级将领的姓名都完整无缺。
情报这么详尽,按说俄罗斯人应该有所防备。
关键大胡子不信。
直到俄德战争爆发的前一刻,大胡子都不信德国会进攻俄罗斯。
为了表现俄罗斯对德国的信任,大胡子甚至命令俄罗斯空军,不准干扰频繁进入俄罗斯侦查的侦察机。
看清楚,是不准干扰。
更不用说攻击了。
美国也一样。
关于珍珠港,前面已经说过了,为了不挨骂就不说了。
“德国已经在德俄边境开始集结兵力,你该不会认为,德国人真的是因为要躲避南部非洲空军的轰炸,所以才把部队集结到远离海峡的地方吧。”罗克揶揄,德国人的借口也够蹩脚。
关键大胡子愿意相信。
为了进攻俄罗斯,小胡子在俄德边境囤积了320万人,在罗马尼亚和俄罗斯边境部署了68万人。
同时被动员起来的还有36万罗马尼亚军队,4.4匈牙利军队,以及47万芬兰军队。
这么多军队集结在边境,肯定会引起俄罗斯人的警惕。
对此,德国人的解释是,为了躲避盟军的轰炸,所以才把部队部署到远离海峡的德俄边境。
这么蹩脚的理由,大胡子居然信了!
小胡子真要感谢南部非洲空军的助攻。
当然了,大胡子也不是毫无防备。
德军在边境屯集重兵的同时,俄罗斯人也在积极为“大雷雨计划”做准备。
到1941年,俄罗斯在西线布置了430万人。
同时俄罗斯国内,还有同等数量的动员兵可以随时动员。
注意这个情况,这是俄罗斯人能将德国人耗死的主要原因。
正是因为低估了俄罗斯人的决心,和俄罗斯的战争潜力,小胡子才重蹈拿破仑的覆辙。
“南部非洲不也没有全力以赴嘛,我们也不着急。”罗斯福难得坦诚,这也是事实。
罗克嘴上说着全力以赴。
实际上南部非洲距离全力以赴还远着呢。
南部非洲拥有的战争潜力丝毫不亚于俄罗斯。
无论是从资源数量上,还是从工业能力上,甚至从人口数量上,南部非洲对德国都全面占优。
南部非洲参战后,只有第二集团军在意属东非偶露峥嵘,其他几个集团军几乎毫无建树。
所以罗斯福说的也没错,南部非洲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