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0 同归于尽(2)
作者:鲇鱼头      更新:2022-10-10 10:06      字数:4007
了中立法案,法案规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之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之中, 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然后, 凡以军械、军火或战备, 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违法。

  中立法案的限制仅限于军械、军火,或者战备物资。

  这就给美国企业留下一個后门,不直接进行军火贸易,可以进行原材料贸易,美国于是就打着原材料贸易的旗号大发战争财。

  世界大战进行到第三年,欧洲经济遭到巨大破坏,中立法案已经无以为继,不是欧洲国家不需要原料,而是没钱继续购买原料。

  于是在美国企业的推动下,美国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

  租借法案的本质是,没钱不用担心,军工能力下降也不用担心,我们可以将军备物资以租用的方式租给你,租金都可以分期付款的那种——

  所以现在明白另一个时空,为什么美国战后的军事基地遍布全世界了吧。

  还不起租金,自然要用其他方式偿还。

  为美军提供服务也是抵债方式之一。

  这个时空,因为南部非洲的存在,租借法案起到的作用明显没有另一个时空那样大。

  甚至欧洲国家更愿意接受南部非洲的援助,也不愿意接受来自美国的飞机和坦克。

  实话实说,这一时期的美国技术,跟南部非洲相比真的有差距,美国生产的飞机连德国人的bf109都不如,性能远不如南部非洲战斗机那么可靠。

  坦克也一样。

  美国陆军是出了名的“叫花子”部队,拿得出手的东西一样都没有。

  南部非洲则是传统陆军强国,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南部非洲坦克就已经在欧洲大显身手,这给欧洲国家留下深刻印象。

  和南部非洲相比,美国唯一的优势是交易方式更灵活,而且武器装备的价格更低。

  就这,英国和自由法国还都是更倾向于接受南部非洲的援助。

  也就一部分盟国的流亡政府,才会勉强接受美国政府的所谓“援助”。

  对于戴高乐的请求,罗斯福非常重视,不仅同意援助自由法国一批军舰,而且同意援助给自由法国两艘航空母舰,以及两艘战列舰。

  这个条件对于戴高乐来说太有诱惑了。

  法国的“黎塞留”原本是要建四艘,由于战争爆发只开工了三艘,其中第三艘“克莱蒙梭”号现在还躺在布列斯特造船厂的船台上呢。

  美国人承诺帮助自由法国完成“黎塞留”的建造计划,至于那两艘航空母舰,则是美国大量生产的护航航母,实际作战能力并不强。

  “情况就是这样了,自由法国现在很艰难,绝大部分军人拒绝和英国人合作,商人希望通过和美国人的贸易获得利润,美国人的说客正在游说我们的政府官员,希望自由法国能够加强和美国的合作。”雷纳德卡佩亲自来到比勒陀利亚向罗克当面解释,同时也是威胁。

  如果南部非洲不加大对自由法国的援助,那么自由法国就要考虑加强和美国的合作。

  罗克很头疼,法国这样的老牌殖民国家,还是很有生存智慧的。

  “美国人给你们的援助是免费的吗?”罗克不看好美国和法国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