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2 最伟大的法国人(3)
作者:鲇鱼头      更新:2022-10-10 10:06      字数:4007
��遇刺的同时,呼吁盟国内部保持理智,加强合作。

  英国媒体就很恶劣,幸灾乐祸的腔调隔着英吉利海峡都能感觉到,到处是关于法国海军已经彻底毁灭的言论,嘲笑法国人的同时,还有一丝最大隐患意外消除的轻松。

  戴高乐抵达比勒陀利亚的时候,各国媒体经过数天的深度分析,已经将矛头一致对准大西洋对岸的美国。

  如果南部非洲和法国的关系受到影响,那么毫无疑问美国是最大的赢家。

  从这个结论倒推,美国的嫌疑最大。

  至于事情的真相不重要,媒体要的是吸引眼球,内容越惊爆越好。

  罗克和雷纳德卡佩亲自前往机场接戴高乐,这个规格够高了,温斯顿来比勒陀利亚的时候,罗克都没有前往机场迎接。

  “将军,欢迎你来到南部非洲——”罗克用军衔拉进和戴高乐的距离。

  别忘了罗克本人也是军人,南部非洲元帅不退役,退休了也是元老。

  “勋爵,感谢你的邀请。”戴高乐情绪不佳,他最近的压力也很大。

  戴高乐的心思并不复杂,他并不在乎德国和俄罗斯之间谁胜出,也不在乎英国和美国的态度,只关心南部非洲什么时候向法国本土发动进攻。

  现在戴高乐无比坚信,只要南部非洲联邦政府愿意,即便没有美军和英军的协助,南部非洲也能以一己之力击败德国。

  和唯利是图的美国人,以及三心二意的英国人不同,南部非洲之所以按兵不动,戴高乐也可以理解,因为罗克要考虑盟友们的利益,虽然这会推迟法国统一的时间。

  只是推迟,又不是永远。

  戴高乐在乎的是罗克的态度。

  既然罗克能顾及英国的利益,那么罗克也会顾及法国的利益,只要罗克能一碗水端平,戴高乐就可以接受。

  达尔朗的遇刺是一个悲剧,同时也是契机。

  前往正义宫的路上,罗克没有和戴高乐、雷纳德乘坐同一辆车。

  这很正常,避免被人一颗炸弹连锅端,戴高乐和雷纳德倒是不在乎,跟阿尔及尔相比,比勒陀利亚还是很安全的。

  “洛克同意给我们更多的援助,从航空母舰到舰载机,只要我们需要,我们甚至可以自己生产。”雷纳德卡佩精神振奋,对于达尔朗居然生出一丝感激。

  好人啊,活着的时候为了法国海军鞠躬尽瘁,死了之后还能贡献最后一波影响力,要是所有法国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何愁法兰西不能中兴。

  “雷纳德,我们不要航空母舰和舰载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支强大的陆军。”戴高乐有自己的决定,法国真正需要海军吗?

  这明显就是个伪命题,德国征服法国的过程中,法国花了大价钱打造的海军可没有帮上任何忙,完全成为一支存在舰队。

  法国和英国不同,威胁完全来自陆上,如果战前法国和南部非洲一样也拥有一支强大陆军,那么情况或许会有改善。

  只是改善而已。

  法国的问题不仅仅在于陆军和海军的分歧,更重要的是理念。

  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是通过法国和邻国接壤的部分突破法军防线,一战可以说是意外,二战再次重蹈覆辙,只能说明法国的政客和将军们眼瞎心更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