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5 新思路(2)
作者:鲇鱼头      更新:2023-05-02 01:11      字数:4110
美国总统的人——”为注解。

  这个介绍太屈辱了,连名字都没有。

  罗斯福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无法动摇的,杜鲁门想成为罗斯福身后第一位真正的美国总统,一定要有所动作。

  最起码得赢过那位虎视眈眈的欧洲战区司令。

  埃森豪威尔对政治的野心不加掩饰,军而优则政,行业跨度挺大的,杜鲁门这位资深政客,总不能连半路出家的野和尚都不如。

  这里就不说亚洲那位同样上蹿下跳的前总督了,杜鲁门根本没把麦克阿瑟当成自己的对手。

  跟杜鲁门一样,麦克阿瑟也很生气。

  麦克阿瑟把美国和日本的谈判,当做自己的政治资本。

  现在谈判还没有开始,日方两位负责人先后死亡,麦克阿瑟没捞到晋身之资不说,反而弄的里外不是人,声名更不堪。

  身为太平洋战区总司令,不好好干你的本职工作,往死里打日本人,反而跑去跟日本人谈判,这是你一个军人应该做的事吗?

  军人的职责是打仗,谈判那是政客的工作内容,看不出来你这位前西点军校校长还是双职业。

  不对,西点军校是搞教育的。

  这么算的话,双职业之外,还有隐藏职业呢。

  在华盛顿对美国老兵残酷镇压,已经让麦克阿瑟毁誉参半。

  菲律宾抛弃部下孤身逃亡,更让麦克阿瑟在美国大兵心目中的地位急剧下降。

  好不容易凭借沙滩作秀,在美国大兵心目中恢复了一些好感度,随着美日谈判的曝光,麦克阿瑟在美国大兵心目中的形象,已经到了声名狼藉的程度。

  在这样一位总司令手下作战,还真是让人不安心呢。

  “日本政府已经用九州岛的鼠疫证明,在日本本土登陆作战,会给东亚盟军造成上百万人的伤亡,我之所以推动和日本政府的谈判,是不想看到更多美国家庭支离破碎——”面对《时代周刊》的记者,麦克阿瑟努力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欧洲那位司令,都能把无法插手柏林战役,描述成为挽救十万美国大兵生命的悲天悯人。

  他麦克阿瑟也一样。

  所以推动和日本的谈判,不是投降主义,也不是捞取政治资本,而是为了挽救更多美国大兵的生命。

  美国战争部的推演表明,在日本本土登陆,会导致100万盟军阵亡。

  这100里面就算只有三分之一是美军,那麦克阿瑟少说也拯救了30个美国家庭。

  所以从这个角度,麦克阿瑟的贡献,至少是埃森豪威尔的三倍。

  就离谱,这话要让埃森豪威尔听到,埃森豪威尔估计会骂娘。

  “东亚盟军已经在日本本土登陆,到目前为止,东亚盟军似乎并没有遭遇到强力抵抗。”《时代周刊》委婉,情况真有那么严重吗?

  这也不能怪《时代周刊》的记者不给面子,东亚盟军司令部每天都有战报,截止到麦克阿瑟接受《时代周刊》采访,东亚盟军在登陆日本本土后,伤亡总数加起来尚且不到十万人。

  这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战斗减员,发生在九州战役期间,真正在战斗中阵亡的,总数不到一万。

  九州战役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