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第九观的妙处。
卧尸人,心如卧尸,自然不会慌乱。
越是压力巨大,反而越会激发出他内心潜力。
此刻,林牧就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文明史诗,和天地大势的关系。
冯先云,如今就代表天地大势。
林牧以史诗之力对抗,明显露出败象。
似乎再绚烂,再辉煌的史诗,在天地面前,也是脆弱不堪的。
这正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一切史诗文明,在天地面前似乎都不重要,迟早要被雨打风吹去。
那样的话,文明史诗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
人,终究胜不了天?
当然,林牧思想中的天,与普通修士的天不同。
他心中的天,都已超出皇天范畴,想的是无上的九大序列。
九大序列,才是高高在上的天。
众生万物,一切世界,在它们面前似乎都毫无意义。
事实上。
这个问题也已困扰林牧很久。
当初在六生殿,他凝聚永恒之眼,被皇天险些抹杀的时候,他就有过这种反思。
不过现在,他似乎有了点头绪。
这还要拜冯先云所赐。
冯先云以天地大势来压迫林牧,而且又不至于一下子让林牧崩溃,让林牧有了在生死压力下思考的机会。
“我明白了。”
忽然,林牧眼里流露出释然之色。
正所谓——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文明史诗的存在,不在于它们有没有被灭去,只在于它们是否存在过。
只要存在过,那么就是有意义的。
即使被灭,也会有痕迹,也被后世生灵记在心中,并从中学习。
这一领悟,他的心灵境界,仿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并不是第十观。
他知道,他距离第十观还很遥远。
是在第九观上,有了新的突破。
这一刻他才明悟,原来第九观无比博大高深。
就好比同一个境界的修士,也有强有弱。
之所以会这样,就是每个修士,对同一境界的领悟程度不同。
第九观。
以前他观的是自己。
那么现在,观的是史诗文明,观的是天地万物。
等看透这一切,明悟史诗文明即便被天地毁灭,也并代表它们就毁灭了,林牧的心态就释然洒脱了。
此时的他,就好像那白发渔翁,在江上泛舟,惯看秋月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