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万历(2)
作者:三戒大师      更新:2021-05-29 22:33      字数:3591
��太傅兼少傅,建极殿大学士张居正便手捧表诏到御阶下,面向嗣皇帝和百官宣读禅位诏书。

  待宣读完毕,大明的皇帝便正式变成了朱翊钧。

  接着,成国公和英国公便请皇帝御宝,跪奉太上皇。

  隆庆深深看一眼那代表皇帝权威的天子印玺,并无丝毫眷恋,他只是感到锥心的自责。因为自己的罪过,竟要将这万钧重担交在十岁的儿子肩上,上愧对祖宗,下愧为人父啊。

  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啊……所以,千万不要失足啊

  按说应该他亲自把印玺授予皇帝的,但隆庆皇帝根本拿不起那么重的东西了。

  只能微微抬下手,示意两位国公将其陈列于大殿右侧的几案上,便算是完成了交接。

  其实成国公也拿不动了,真正死死抓着印玺的是英国公张溶,他只负责点赞。

  然后新君率领群臣,恭送太上皇回宫颐养天年。

  待太上皇出,韶乐再起,朱翊钧被冯保领着升座,群臣跪拜新君。

  然后宣表官张居正,又宣读了新君的登极诏书。

  诏书是张居正所拟,长得过分。这是因为没有先皇遗诏,辅政大臣的很多私货没法分开到两份诏书中,只能全塞进这份登极诏了。

  佶屈聱牙的冗长诏书,大体说了这么几件事儿:

  首先宣布新皇登基,拜嫡母陈皇后为仁圣皇太后,拜生母皇贵妃为慈圣皇太后。

  明年改元万历元年,大赦天下,蠲免钱粮。这些都属于基本操作。

  接着便说‘朕方在冲年,尚赖文武亲贤’,‘共图化理’,‘与民更始’。悍然宣布自己还太小,国家大事由辅政大臣做主。

  然后便是各种兴利除弊、订立新规。其中有具体的措施,比如把宫里派往各地采买的中官全都召回。比如命吏部都察院重新考察天下官员,裁汰不称职者等等……

  也有大篇幅关于大政方向的,基本就是隆庆元年张相公的《陈六事疏》的复刻。他所有的改革举措,都写在那上头,只是当年人微言轻,石沉大海而已。

  现在,所有人非但都得乖乖听着,而且还得坚决执行!

  ~~

  禅位大典之后皇帝赐宴,一系列冗长仪式结束时,已经是过午了。

  被折腾的筋疲力尽的小皇帝,吃饭时就睡着了。只好由冯保背回翊坤宫去。皇帝还小,得跟着妈,所以成年以前还不住乾清宫。

  张居正却正好相反,他连轴转了十多天,却一点都不觉得累。

  待到仪式结束后,他在李幼孜、曾省吾、王篆等一干亲信官员的簇拥下,谈笑风生的穿过会极门,来到文华殿后的文渊阁。

  那道立有‘机密重地,一应官员闲杂人等,不许擅入,违者治罪不饶’铜牌,有锦衣卫站岗的石券桥对面,姚旷率领近百名内阁属官,已经整整齐齐列队了。

  见到张相公回来,众人便齐刷刷跪下去,高声道:“恭迎元辅!”

  听到这个称呼,张居正略有些恍惚,旋即才笑道:“总觉得这是在叫新郑公。”

  一旁的李三壶抿一口小酒咂咂嘴笑道:“现在内阁首辅是张相公了。”

  说着,一众同党也深深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