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西风起(2)
作者:三戒大师      更新:2020-12-15 00:40      字数:3219
  ??玉峰书院有九十五名学生参加本届应天乡试,当院长的怎么能不来送考呢?

  ??此外,还有五十二名学生参加浙江乡试;五十名参加顺天府乡试;二十二名学生参加江西乡试;十六名学生参加山东乡试,以及数名参加湖广、福建和河南乡试的弟子……

  ??另外,王武阳、王鼎爵、于慎行等人操持的香山书院那边,虽然创办只有一年,仅有五十个学生,但取得乡试资格的竟有四十人。

  ??没办法,香山书院的条件太得天独厚了,三位翰林学霸兢兢业业代师授课不说。还可以拉王锡爵、申时行这些翰林院的前辈学霸来讲座。申时行等人都是当过考官的,辅导起来一针见血,当然事半功倍。

  ??再说毕竟只是取得乡试资格而已,过不了科考,还能录遗,还可以请父母官推荐。总之书院有的是办法,能把学生送进秋闱。

  ??什么,还有十个为啥没乡试资格?那是因为他们已经是举人了……

  ??不过赵昊要求两家书院都低调行事,不然考砸了落人笑柄;考的太好又会惹人议论。虽然身正不怕影子斜,但难免会给学生们平添压力。

  ??于是书院安排乡试的学生们分散住在各家会馆中,也没安排统一进考场。

  ??不过所有学生在进贡院前,都看到了他们敬爱的赵老师,站在路旁向他们微笑竖起大拇指。

  ??学生们登时被注入无穷的力量,满怀信心的昂首步入了龙门!

  ??直到贡院大门缓缓关上,赵昊才对陪他同来送考的华叔阳笑道:“时间真快啊,上次来这里送你们时,就像在眼前一样。”

  ??“是啊,三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华叔阳合上手中的《高等数学》,一脸由衷的享受道:“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时间过的就是这么快。”

  ??“真好。”赵昊看着醉心学术的二弟子,因为日夜研究数学,已经戴上了厚厚的眼镜,愈发像他的后代华罗庚了。

  ??唉,哪还有一丢丢当初风度翩翩贵公子的样子?

  ??不过赵公子却觉得顺眼多了。

  ??就在全国各省举行秋闱的同时,京师以东三百里外的喜峰口长城上,蓟镇总兵管戚继光也面临一场大考。

  ??一场会影响到大明朝国运的大考。

  ??他一身威武的山文甲,背后猩红的斗篷,头戴虎头兜鍪,手按天子御赐的大宝剑立在关城上,目光炯炯的望着关前层林尽染的重重山峦。

  ??关城上,‘蓟镇总兵官戚’的旗帜在西风中猎猎作响,这位被朝廷寄予厚望的大将军不由陷入了回忆……

  ??自隆庆元年,吴时来上疏举荐他练兵以来,戚继光北上已经整整四年了。

  ??第一年饱受猜忌,束手束脚什么都没干成。是隆庆二年得到张相公庇护,从已经没救了的神机营跳出来,担任练兵总理训练蓟镇的军队后,他才得以施展的。后来又因为蓟州总兵郭琥与他争权,号令无法统一,张居正又调走了郭琥。还把蓟辽总督换成了他在南方抗倭时的老上司谭纶。

  ??这下戚继光终于可以毫无掣肘的大展拳脚了。这三年里,他一共干了三件事。

  ??一是修边墙。因为蓟镇是京师的屏障,一旦被攻破蒙古骑兵便可一马平川兵临京师。所以蓟镇总兵的任务,就是保证蓟镇不被鞑子攻破。

  ??戚继光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