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停滞的军转办(2)
作者:急冻人      更新:2022-12-31 06:31      字数:3479
emsp; “是的!我觉得,跟上次的初稿比起来,这份已经非常完善了!”关飞在研究上,有着充分的自信。

  虽然他承认人都会犯错,让大家不要迷信权威。但是这份新出炉的论文,却是经过他在虚拟空间中上千次的模拟实验。以生物副脑汇集的各种宇宙常数、物理现象模拟公式,所虚拟的现实场景几乎与真实无疑。

  科学研究为什么缓慢,就是限制条件太多。

  太费钱、拉不到投资、研究耗时太长,这是百分之九十九的研究,所面临的最大阻碍。

  没有钱就做不了实验,尤其是那些花钱太多的实验。

  所以大多数研究,都是从理论部分开始。只有理论证明无误,通过函数曲线用事实切实说服了部门领导、投资人,才有可能得到一定的拨款或是投资,进入到下一步实验室研究阶段。

  然后实验不是只做一次就能成功。

  导致实验失败的因素太多太多了,压力、压强、实验材料不够纯净、操作流程不够完善……,有时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之前没有考虑到的因素,就可能导致一次耗资巨大的实验彻底失败,然后重头来过。

  比如说冶金,一次失败浪费就是数以万计,耗费数天、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一次垮窑、高炉爆炸,就会造成无可弥补的巨大损失,重新建立一个新的试验窑又需要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

  研究工作就是在一次又一次失败的过程中,反复总结经验教训、收集实验数据、不断完善操作流程,逐步向成功靠拢。

  这个过程,最快也要几个月,正常来说可能要持续一两年,也可能是十几年、几十年。

  但只要理论正确,舍得投入,那就一定能成功!

  就像美国的曼哈顿工程,之前只有一个理论,有部分实验室数据,但是美国为了这么一个可能,发动了当时堪称空前复杂、浩大的原子弹研究工程,动用了两千多最顶级的科学家、十万参与人员,耗费了超过美国全国一半的电力,耗资二十亿美元,不断失败又不断重来,结果只用了三年,就成功爆炸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

  关飞所作的,不过是它的翻版。

  这个时代的超级计算机,已经能够模拟出核爆炸,无需实际实验就能在计算机上进行研究,研发出威力更大、效率更高、重量更轻的核武器。

  关飞的生物副脑远超这个时代的超级计算机数百年,虚拟出一个近乎于真实世界的试验空间,那是轻而易举。

  别人试验一次,要耗费价值不菲的实验材料,动用昂贵的实验仪器,聘请经验丰富的试验助手,可是关飞不需要。

  别人进行同样的验证,需要花几万、几十万,乃至数千万、上亿,用一两个月到一两年时间,修建一个小规模的实验窑、试验高炉,建设配套设施,培训技术工人,安装监测、采样设备,他不需要。

  他只需要在虚拟空间中设定好实验条件、试验流程,按照理论瞬间就能建立一个小规模的工厂,然后就可以等待实验结果。

  整个过程除了大量消耗体内的能量,并不需要他掏一分钱。

  失败了,没关系,提取出相关数据,对实验步骤作出修改,对实验条件进行调整,然后再来一次就是了。

  两次不行,那就三次,三次不行,那就十次、百次、千次……

  只要理论正确,他就必然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