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剑仙()
作者:
愤怒的松果 更新:2023-02-19 12:09 字数:5415
放在五十年前,江城算得上夏国屈指可数的超级大都市。
当时的江城是国内有数的重工业基地,十三省通衢,重镇中的重镇,在那最动.乱的年代,它甚至当了两年的夏国首都。
曾经,“龙王造”是夏国最早、最有名的军械、工业品牌,龙冠的老码头、老扁担还记得那港口起起落落的船潮,每天的货物吞吐量无以计数。
在那些年,各国都曾在龙冠区有使馆,繁荣的商业街上各国的建筑风格混杂,各国的商铺都在沿江的铺子里,外国人在江滩都随处可见,那是历史的辉煌,现在却只是存在老照片的记忆。
或许,如今的唐街能够这么受到江城人的喜爱,也就是因为他让本地人回顾艰难而光辉的年代,这座城市最辉煌的年代。
曾经,在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依旧是主流的时代,金江复杂的支流水路网,跨江而过铁路网,让这里的产品输送到神州大陆的各个地区,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其始终是重工业产业的核心区域。
尤其是天然深水良港支持下的造船产业,当年整个夏国过半的军舰,都可以打上龙王造的标签.....即使是今天,江城依旧是夏国最核心的军舰造船所。
但随着国际形势的松绑,冷战的结束,对轻工业的需求就超过了与军工挂钩的重工业。
当大家都努力赚钱改善生活的时候,江城那旧时代为主的重工业核心区域就自然没落了,空运和海运的兴起,也让江城的地理优势越发薄弱,连带衰落的,还有江城在夏国的政治经济地位。
沿海开放带来的大发展,抓住时代机遇的沿海城市迅速后来居上,既没有沿海城市的地理优势,又没有首都区的政治、政策优势,沿线的造船厂由于没有订单一个个倒闭,连带的钢铁、重装备制造产业自然也衰退,这个曾经的大都会逐渐没落。
但作为曾经的大都会,曾经的中部大工厂,这里的人口基数还是很大的,随着年代发展,三百多万分布在一城两区已经很有些拥挤,仅仅依靠老旧城区改造源源不能满足需求,房价飞涨只是随之而来的必然因素。
于是,为了进一步扩展发展空间,也为了有更多的空地用来招商引资,让gdp能够更好看,近二十年来,江城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开荒行动”,其中就包括了填湖还地、规划新区、老区重造等项目。
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但周遭几个郊区也都划分在江城下属,让整个江城的行政面积扩大了三倍以上。
随着老城区企业的搬迁调整,重新整合后的三大工业区也成了经济板块最重要的一环,也稍微带动了周边的地皮价格…….至于为啥是稍微,其实其中有很多趣谈可以追究的。
让“年轻人向新区迁移”的口号喊了好多年,周遭郊区、工业区的人口却始终不足,年轻人依旧宁愿忍受老区的高房价和生活压力。
毕竟在医疗、教育、商业上,老区的优势明显,能够住在繁荣的市中心,谁想住在去大医院挂个号就要两小时车程的郊区。
结果就是不仅市中心的新时代“坚守”老城区,就是郊区的新生代,也要紧牙关力争入户市中心。
“唔,不愧是人口稀薄的郊区,空气真是……..那么的不清新。”
两个小时的巴士折腾下来,狭小的空间加上身边的老烟客,就是吕武也受不了,但刚刚下车,一股刺鼻的垃圾味,让他怀念起刚才烟雾缭绕的车厢。
回头看了一下,大概是过于密集的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