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五章 第二次南征开始(上)(2)
作者:木林森444      更新:2024-09-21 12:27      字数:3018
��得的将材,又想了一想,才道:“老洪,你说得很好,我都记住了,你去。”

  洪承畴微微欠了欠身,然后才退出了敬思殿。而在他离开之后,多尔衮又陷入了沉思中。

  其实多尔衮心里也承认,洪承畴的[平南四策]确实都是金玉良言,而且也远比自己的计划稳妥得多,也许自己真的应该听从他的意见,等个三五年,等到国势稳固了一些之后,再出兵南征也不迟。说实话三五年的时间也并不一长,一转眼就过了。但……

  多尔衮想到了这里,回头看了看太极殿的方向,终于又摇了摇头,现在自己是一刻也不想再等下去了,因为为了皇位,自己己经苦等了二十年,因为这本来就是属于自己的皇位,只是被皇太极硬生生夺去了,而且当年自己的额娘不惜己身殉葬,就是为了保护当时还年幼的自已,不受皇太极的伤害,并且有朝一日能够从皇太极或皇太极的后人手里,把皇位夺过来。

  而现在自己苦等了多年的机会就在眼前,皇太极已经死了,在皇太极的儿子中,对自己最有威胁的豪格也死了,自己现在是大清的摄政王,权倾朝野,甚致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比喻都不足,因为现在皇位上坐着皇帝不过是一个还不足十岁的孩子,完全由自己控制,因此自己实际就是大清的立皇帝,就算是改立为坐,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而且就是在夺取皇位之后,如何处理与庄太后、福临都己经想好了,目前唯一欠缺的,就是一份能震住所有人的盖世奇功,做为自己登上宝座的理由。

  如果这一次能够一举攻取南京,扫灭南明的首都,就算暂时还不能收取江南之地,但也能够算得上是盖世奇功,足以让自己登上皇位了,说实话多尔衮确实不愿意再多等那怕是一刻。因此才不顾洪承畴的持重之策,而一定要孤注一掷,立刻就要再发动第二次南征。

  不过多尔衮也承认洪承畴最后一刻对自己的提醒的话,也确实是正确的,在取下了南京之后,确实不要急于进取浙江,先把江南守好,就算还留下一些残余势力,也不足为虑。等自己借攻去南京的战功登上皇位之后,再采纳洪承畴的建议,慢慢的来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同时大造火器,等到万事俱备之后,再以雷霆之势,一举再扫平南明的残余力量,统一天下。这样一来自己所建立的功业将远远超过太祖皇帝、还有皇太极,足可以与历朝的开国之君相比了。

  想到了这里,多尔衮才终于下定了决心,也把其他的心情都放在一边,开始认真的批阅奏章。他首先看的当然就是洪承畴写的开荒屯田方略。多尔衮也知道这件事情关系重大,因此也看得十分详细。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每逢大乱之后,都必然会有大规模的招抚流民,进行开荒屯田,因此在这方面有很多的实际经验,而且洪承畴在明朝为官时,久任三边总督,又对陕西、山西一带的情况十分熟悉,以前也做出不少屯田开荒的工作,这次也是轻车熟路。多尔衮也看得不住点头,洪承畴果然是能文能武,确实是一个干练之材。不冤当初皇太极费尽心机,甚至不惜用庄妃为**,也要把洪承畴收伏过来。

  说实话,当时多尔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看洪承畴很不顺眼,但现在看起来,虽然让洪承畴沾了点便易,但也十分划算。因此在看完之后,多尔衮立刻批阅准行。

  接下来的几分奏拆都是有关这次圈地令的事情。

  自从多尔衮下达了第二次圈地令之后,八旗各户先后在河间、保定、滦州、遵化等地进行圈地。这次圈地的数量达二十七万五千多倾,连带投充到八旗名下的包衣十三万三千余人。因此各旗所拥有的土地和包衣数量也都大为增加,大有大得,小有小得,就是一个普通的旗丁家庭,财产也有所増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