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继续坚持(2)
作者:木林森444      更新:2024-09-21 12:29      字数:3051

  因此李定国决定,在三天以内,放弃大同镇,让十八师退回到罗田县驻守,而二十二旅依然驻守黄安县。三旅暂时退回麻城修整,争取补充一千左右的兵力。和九师一起驻守麻城,并寻找机会援助黄安、罗田二县。

  驻守黄安、罗田二县的时间为十到十五天,一但二县失守,并不退到麻城来,而且退进大别山里去,二十二旅退守到金山关、白沙关一带,十八师退守到长岭关、松子关一带,而九师和三旅依然还在麻城县驻守,再抵抗清军十到十五天的时间,麻城失守之后,退进双山关、黄土关一带驻守,继续坚持抵抗清军。

  而在战术上,李定国也下令禁止商家军出击,去硬攻清军的堡垒群,而且在县城周边建筑阵地,进行阵地防守,或是退进城内,依托城墙防守。但在堡垒群还没有修建到县城周边的时候,可以按照**部的要求,使用小规模的兵力,对清军实行短促突击。

  短促突击战术,其实是一种小规模的围歼作战,是后世红军用来针对堡垒合围战术的一种集运动战和防御作战的结合作战方式。俱体的方法是:把敌军诱出堡垒群,或者在敌军修建新的堡垒的时候,集中优势兵力,迅速的合围,在敌人后续梯队,或堡垒内来的增援队未到达前,迅速解决战斗。而一但敌军的援军赶来,或是退回到堡垒中防守,就立刻撤退,避免和敌军硬拼。

  商毅当然淸楚,虽然历史己经证明,这种战术并不能真正打破堡垒合围,但可以集中兵力,避免自身过大的损失,又可以尽最大程度的消灭敌人,并且削弱堡垒战术的优势,但在目前的湖北战区来说,还是非常实际的。

  李定国是亲自见识过堡垒合围战术的,看到商毅提出的这种短促突击战术之后,也不禁拍案叫绝,这简直就是为商家军量身订做的战术,因为现在湖北战区并不是要打破堡垒合围,而是尽量延缓堡垒推进的时间,等待局势发生变化。因此也立刻向各部队推行这一战术。

  看了李定国制定的抵抗计划,又得到了这种短促突击战术,四名师长、旅长也都觉得心里有了不少底气,为对坚持到两个月信心。

  就在当天晚上,四名师长、旅长也连夜各自返回阵地,准备执行计划。

  这时清军己经向大同镇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而且集中清军在湖北地区的大部份火器,在各种炮火、火箭的掩护下,向商家军的阵地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猛攻,但在商家军的防守也同样十分顽强,依托着修筑好的工事保护,不断的击退清军的进攻,尽管清军攻破了相当一部份阵地,但自身也造成了大量的伤亡。

  虽然十八师的师长李成栋返回到大同镇之后,也在开始准备撤离大同镇,但并不等于是把部队一下子全都撤走,而是釆用层层后退,逐步撤离的方式,首先让九师的炮兵团先行撤退,而其他部队则放弃了镇外的阵地,退回到镇子防守。

  而清军看到商家军退却,不觉都信心大増,因此进攻也更为凶猛,有好几次都己经突入到大同镇里,但商家军的防守强度也猛然加强了不少,甚致在局部阵地上,还向清军发动反击,有些阵地,双方都要反复争夺好几次,清军想到前进一步都十分困难。而且清军是进军的一方,遭受的损失也比商家军要大得多。

  大同镇的战斗一直进行了十月一日,商家军才完全退出,清军终于全面占领了大同镇。

  尽管为了攻取大同镇,清军付出了阵亡一万余人的代价,但洪承畴和勒克德浑依然十分满意。到这时,清军对湖北商家军的第四次征剿己经进行了一个多月,清军一共收复了八个县,湖北地区的大部份地区都己经收复了,商家军现在占领的地区只剩下黄安、麻城、罗田三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