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制作肥皂()
作者:沧海逍遥客      更新:2023-02-25 04:14      字数:3278
  转眼,赵国华穿越到明末已有一个月了,他每天晚上睡在床上,都在考虑怎样在这大明朝找个赚钱的方法,做蒸馏酒,不行,他问过孙老汉了,大明朝早已有了蒸馏酒,做药卖,可自己又没有好的药方,开饭店似乎不错,可永新是个县城,人不是很多,辛苦不说,赚钱也慢,再过十年大明就完了,如果不快速聚集起自己的实力,组建出一支强大的军队来,那么几年后只能选择留发还是留头了。

  这天中午,赵国华从县城了解完市场回来,刚走到村口的小河边,就见孙小梅用木盆端着一些衣服向河边走。

  “小梅,你去做啥?”赵国华随口问道。

  “哦,我去河边洗衣服。”孙小梅笑着道。

  “小梅,洗衣服不要忘了带了洗衣粉。”赵国强笑着提醒道。

  听了这话,孙小梅停下了脚步,好奇的问道:“赵大哥,啥叫洗衣粉?”

  “啊?”赵国华一下子反应了过来,这是三百多年前的明朝,怎么可能有洗衣粉呢。

  想到这,他心头一跳,心想:现在是做不了洗衣粉,但是可以做肥皂啊,大明朝可是也没有肥皂的。

  古代人洗衣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草木灰或皂角摩擦后用棒槌使劲砸,但因为皂角的产量小,所以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奢侈品。后来,有人发现用烧过的动物骨灰洗衣服很干净,慢慢就产生了最初的肥皂――动物油脂加草木灰(印度人是在恒河边发现这个道理的,因为恒河边经常把尸体火化后,将骨灰撒到恒河里,中国古代是不提倡火葬的,所以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知道这个道理)而烧碱在我国出现是在清末民国初。

  古代人洗头发用皂角或者猪苓。猪苓是富裕些的人才用的,猪苓磨细了,里面加了些香料,用后会有比较浓郁的香气。普通人家就用皂角洗发洗衣服。油的人家则用洗头用淘米水洗头发

  古人称淘米水为“这潘”《左传哀公十四年》,就中有“合疾而遗之潘汁。”的句子。

  而肥皂的制作方法大致也就是碱面加植物油脂熬制,待冷后切快就成。也不复杂,一旦做出肥皂来,这可是全大明独一份啊。

  “小梅,你们用啥来洗衣服?”赵国华忍着兴奋激动的心情问道。

  “喏,就是这个……”小梅拿了包黑色的东西递给他看。

  灰白色的一些灰粉,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这是什么东西?”赵国华问道。

  “这是树皮枯草和一些树枝烧过后留下的灰,可以用来洗干净衣服。”孙小梅笑着道。

  草木灰(含碱)可以用来洗涤衣服。

  强忍住激动的心情,赵国华又问道:“那么你们洗头用什么东西洗?”

  “我是用淘米水洗头,城里的人用皂角,有钱的人用胰子和猪苓膏。”孙小梅说道。

  “小梅,谢谢你,你可是帮了哥的大忙了……”赵国华笑着向家里,也就是孙老汉家快步的走去。

  他之所以高兴,是想做肥皂,而做肥皂需要的烧碱,只要找到天然碱就可以做出来。

  这个法子是他原来上网学做diy肥皂的制作方法时无意中看到的。上面又链接了天然碱的开发使用历史。他清楚的记得一句话“宋代有了天然碱开采加工业;元代,天然碱加工手工作坊成了国家的课税对象……”

  他高中的化学基础好,隐隐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