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孙老汉的忧虑(2)
作者:
沧海逍遥客 更新:2023-02-25 04:17 字数:2946
这段时间,孙富见父亲一直心事重重,今天忍不住便开口问了起来。
看了儿子一眼,孙一平叹了口气,道:“你说,你赵大哥和义勇队,被派去和鞑子打仗,我是在为他们担忧啊……”
“爹,你担忧个啥?就赵大哥那本事,没事的。”孙富笑呵呵说道。
对赵国华的本事,他是心服口服,那肥皂,那洗发膏,都是人家一手搞出来的,银子那是哗哗的赚,一个人,就养了五六千兵,那可是知府大人也做不到的事。
鞑子虽然听说很厉害,但是,义勇队那几百支神机铳,可是大杀器,即使打不败鞑子
可是自保,根本没问题。
听了儿子的话,孙一平想了想道:“干脆你去县衙走一趟,看看有没有新的消息。”
“好吧。”孙富答应着,带了几个队员骑马走了。
闯塌天刘国能和张妙手从黑水峪突围后,在附近的山林里躲藏了一段时间,见官军撤走了,这才悄悄派人出来打探消息,当听说高迎祥被官军捉住了,不由得懵了。
几个人商量起以后的道路,比较了罗汝才,张献忠和李自成三人的本事和度量,决定去投奔李自成。
昼伏夜行,躲过数次官军的追击,终于在陕西商洛山附近找到了李自成。
密林里,一条长长的山沟里,一万左右衣着破旧的人正在里面休息,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小,大家正就着冷水,嚼着又黑又硬的杂面馒头,这就是李自成的农民军。
去年在滁州被卢象升战败后,李自成就逃到了陕西,今年五月(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李自成率部与明军在陕北榆林、绥德一线作战。在乘胜进攻米脂时,不慎中了明将贺人龙的埋伏,外加天降暴雨,李自成部只剩百余骑脱险。
此后他一直躲在陕西的密林和山沟里不敢暴露踪迹。
李自成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明末农民军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清军。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被民团捕杀。
山沟里一个干燥的山洞里,大家围坐在一起商量着一件重要的事情
正中间是一个四十来岁,身材魁梧,四肢有力,面色黧黑刚毅,带点鹰钩鼻子的男子,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李自成。
他才三十二岁,但长年的征战和辛劳,使他看起来有些显老。
“听说闯王高迎祥在黑水峪被官军捉了,不知道这个消息是真是假?”一个四十来岁,身材壮硕,四肢孔武有力的络腮胡黑大汉大声说道。
这个壮汉就是李自成的铁哥们刘宗敏,刘宗敏(1607年—1645年),字捷轩,陕西蓝田人,原为锻工,跟从李自成造反后逐渐成为他手下第一号大将。刘宗敏身材粗壮,武艺高强,力气过人但性情粗鲁。崇祯十一年(1638年),随李自成突围潼关原,隐于商洛山。十六年任权将军,次年,在西安封汝侯。与农民军主力会师北京,加左都督衔。入京后,对明降官拷掠助饷。后随李自成退出北京撤回西安,进入湖广。
顺治二年(1645年)九月,刘宗敏于撤